没一会,赵丽敏就对他说,这笔钱已经到了,一共是十五万美元。
杨志明心里一算,他知道,九十年代中期,美元的币值还很高,大约是一比八点九的换算,而十五万美元,也就差不多一百三十万元了。
而这仅仅只是百分之三十的订金。
余款,就达到了四五百万。
杨志明心想,这一百三十多万,可以付那批意大利真皮的货款,也可以把周顶天那个工厂的一整批沙发买下来,让这个工厂度过难关。
而余款的四五百万,就算是他那进出口公司的利润了。
而他作为这个交易的整个经手人,按照他跟赵丽敏合伙前的约定,只要没有动用进出口公司的相关资源,他拿进出口公司走一走手续的话,那所有的利润都归他。
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能赚到四五百万利润,连杨志明自己也感到有点意外,很是狂喜。
最终,他匆匆地跑到银行,用他的权限,把这进出口公司收到的订金,一百三十多万,全部提出来。
接着他就迫不及待地打电话给周秀芳,对周秀芳说芳,你家的工厂,确定有救了。因为,我已经把那批改造好的沙发全部卖出去。”
周秀芳只感到又惊又喜,可她却不怎么相信,心想杨志明这是在开玩笑吗究竟是谁买下了他们家的沙发毕竟这国内的所有买卖,可都是先看货,然后讨价还价,再接着才难难地成交的。
而现
在杨志明也没有带任何客人来工厂看货,就说已经卖出去了
想到这里,周秀芳不禁在电话里对杨志明说明,你这是说真还是说假都没有人来看过我们厂的那批货,人家就买下来了”
杨志明心想,周秀芳并不知道这国际贸易的买家习惯,由于在这国与国之前做着跨国的生生意,因此买家与卖家只能是讲究一个彼此诚信,如果买家认为卖家是足够可靠,能信得过的,买家是会在还没有看到货的前提条件下,就直接下单,也可以说是试水。
而现在杨志明所遇到的大买家,显然就是不缺钱的主。
因此对这种大买家来说,买几百万的货,也不过是试一试水,如果第一单做成功,会一直长期合作下去,如果被骗,就当是买个教训,也不会在乎这被骗的损失。这是他可以承担的被骗风险成本。
杨志明只是觉得犯了窘,他实在不知道如何向周秀芳解释,这国际贸易中的一些惯例。
最终想了想后,他对周秀芳说样吧,秀芳。你就对你的父母说,在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面,会有一个大买家,到你们的工厂,他会拿着八十万的现金,把你们的这批货,全部买下来。”
周秀芳一听,即时对杨志明说的志明,你可别骗我,我真要这样对父母说了。”
杨志明只是对周秀芳说,他就从来没有骗过周秀芳,当然是真的。
最终
周秀芳点着头,她挂线后,就匆匆在工厂里找到她的父亲周顶天以及母亲顾艳秋,把刚才杨志明所说的话,原原本本地说个清楚。
周顶天和顾艳秋听后,只感到振奋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