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商业骚操作(1 / 2)

袜子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纪初期,而直到17世纪中叶,杜邦公司发明了尼龙袜后,这东西才真正进入了百姓的视野。

袜子原本是御寒取暖的必需品,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时代也赋予了它新的属性。

——美感。

1988的华夏,尚且处于学习阶段,这时候的袜子市场属于有什么卖什么,袜子厂只做尼龙袜,那么老百姓也就只能穿这玩意。

这正是杨志明的机会。

他记得很清楚,在不久的将来,一种新式的袜子将火遍全国。

那就是运动袜。

说实在的,这种袜子并不好看,但它能够有效帮助缓解、运动可能带来的肌肉拉伤等情况,属于特物特用的范畴。

然而有一阵东风,将它吹上了风口。

奥运会!

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中国夺得五枚金牌,参赛的所有选手,都穿着运动袜!

如果杨志明能够提前设计并制造这种袜子,那么在不久后,他就能领先所有竞争对手,占领市场!

想到这,杨志明有了主意。

他来到一个相对较大的摊位:“有人吗?”

“来了来了。”

正在吃面条的老板端着碗跑出来:“额,同志,你要买点啥?”

杨志明拿出画好的图案:“这种袜子有吗?我要两千双!”

“多,多少?”

老板直接就懵了,一口气买两千双袜子?

杨志明解释道:“我是江县一中的老师,最近学校要举办运动会,需要统一购买样

式相同的袜子。”

“啊,这个这种袜子我这没有啊。”

老板瞥了眼图纸,发现没见过这图案,有些不甘心道:“要不您买点尼龙袜?其实都是一样的,尼龙袜还便宜。”

杨志明露出遗憾之色:“那不行,这种运动袜可是奥运选手都推崇的袜子,是国外流行的专用袜,尼龙袜可代替不了。”

“奥运选手穿的袜子?”

老板眼睛一瞪。

“你不知道?”

杨志明故意明知故问,摇头道:“那可惜了,我再找别人问问。”

老板张了张嘴,表情肉疼的看着他走远。

杨志明眼角余光瞥见他的表情,暗笑一声,不动声色来到下一个摊位。

照例一通忽悠后,这家店的老板忍不住了:“同志,你说的种种袜子哪儿能进到货啊?”

很显然,这位老板比前一位聪明多了,他似乎觉得‘奥运会选手专用袜’噱头够大,有利可图,忍不住刨根问底。

杨志明等的就是他这句话。

当下,杨志明装模作样的想了下,道:“具体在哪儿进货我还真不知道,否则我自己就去进了,不过咱们江县的舒心袜子厂应该有吧,只可惜我和那边不熟悉”

“我熟,我熟啊!”

老板顿时叫起来:“我这袜子都是从他们那进的货,都合作了两年了。要不这样,您过几天再来,我过会儿就去帮您问问。”

杨志明假意犹豫,继而面露无奈:“好吧,我再问问

实在没有就过几天再来找你。”

“不用问了,这片市场都没这种袜子。”

老板深怕生意吹了,苦口婆心劝道:“同志,你们都是文化人,时间金贵着呢。您就信我一回,过几天我一定给您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