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四日,李安平和谢麒去周围村子兜售粮食,谢麒的占城稻定价不是太低,但好歹比粮铺便宜一些,而且即便占城稻口感不好,那也是米,仍是有很多人愿意买,于是他留了些自家吃的,剩下的都慢慢卖了。
李贤娘家地不多,除了自家一亩,又租了四亩,共计五亩。黄豆产量低,亩产不足百斤,一共才得黄豆四百八十多斤,自家留了五十斤,又卖给谢麒五十斤,只剩下三百八十斤要卖,不到两天就都卖完了,剩下的李安平是拉自家黄豆卖的。
这日,宁小春要去谢家找谢巧玩,因之前谢麒送来那袋米的关系,李贤娘倒是没阻止,甚至开箱笼出之前常家送来的白花绫,打算给谢二郎的小侄子做了一件小褂。
这白花绫柔软透气,多是用来做贴身衣物,可李贤娘又是节俭惯了,之前只给娘和弟弟,还有三个女儿各自做了一条亵裤,她自己都没舍得做。
宁小夏见状,自是满脸不快,一把按住娘的剪刀,“娘,你不给自己做一条,怎么反倒给不相干的人做小褂?”
李贤娘怕剪刀伤到小夏,连忙握住她的手,嗔道:“你这孩子,人家还给咱送了五斤米了。”
宁小夏撅着嘴嘀咕:“他送稻米,不是为了感谢大姐对他妹妹的照顾吗?娘给他家做小褂,不说功夫,就是单是这白花绫的料子,都比他送来的那些米值钱。”
李贤娘不以为意道:“一个小娃娃,能费多少料子?再者人情往来,有往有来,总不能只想着进,不想着出,那样路越走越窄,以后真遇上事,谁还帮你?”
李贤娘见小夏一脸懵懂,最终摇头叹气:“你还是太小。”
宁小夏心有不甘,想说自己不小了,娘说的道理她懂,只是仍免不了心疼料子。
等李贤娘缝制出了小褂,宁小春带着去了谢家,谢巧见了自是惊喜连连,她小心翼翼地摸了摸料子,复又连连摇头:“这料子太好了,我不能要,小春你拿回去吧。”
“这褂子都做得了,我拿回去给谁穿?”
谢巧想了想,说:“你可以留着给你的小表弟穿,我记得他比我家大宝只小两个月。”
宁小春讶道:“这你都知道?”
原是前几个月,李慧娘诞下一子,曹铁柱来李家送信,李姥姥悬着的一颗心彻底放进肚里,她原本想亲自过去瞧瞧女儿的,只不过那一阵子正好赶上农忙时节,李姥姥只得收拾出一些东西让曹铁柱带回了家。
谢巧点头:“这又不是秘密,有什么不知道的?我有时去河边洗衣,听别人念叨过,听说你小表弟只一个来时辰就生下了,十分顺逐,村里人都说你家那菩萨画像灵验,只要诚心祈祷,必会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宁小春:“……”
要不要打听的这么细致啊?
她心想怪不得那一阵子有不少人上门跪拜菩萨画像,宁小春无语一瞬,接着说:“我小表弟自是有白花绫做的小褂,早就让我二姨夫捎走了……”
“两件倒着穿也好。”
宁小春打断了她的话,“还不知什么时候能见到我小表弟,怕是要过年了,小孩一天一个样,等那会,他怕是也穿不下了。”
谢巧有些犹豫。
宁小春将小褂塞到她手里,“你就收下吧,一个小娃娃,压根废不了多少料子。”
谢巧这才欢喜收下。
俩人正亲亲热热地说话,谢麒从外走来,冲着自己妹妹说:“你去看看大宝,如今他越来越大,那些米汤也不抗饱了,想是应该快醒了。”
“常二嫂说可以将米碾碎了熬米糊喂大宝吃。”谢巧边站起来边说。
“明天就磨。”谢麒回道。
谢巧点头,冲宁小春交代一声,就往外走。
谢麒扑通坐在谢巧原本的位置上,正以手扇风。
宁小春见他脸上微微发红,额头上满是汗珠,心下了然:“刚从地里回来?”
“嗯,往地里走了一遭,除了除杂草。”
这是俩人自占城稻丰收后,第一次有机会单独说话。
宁小春冲他挑了挑眉,“老谢,行啊你,第一次种稻子就丰收?刮目相看了我可。”
谢麒脸上也抑制不住笑容,“你莫忘了,我是胎穿,好歹做了十来年农家子,大了后也跟着家里下地种田,旱稻跟麦子虽不同,却也有共同性。”
他说完,从怀里取出一个钱袋子递到小春手里。
宁小春疑惑看他。
谢麒解释,“我刚在屋外听见你声音,就回屋取了钱,这是还你之前借我的。”
宁小春颠了颠钱袋,只听里面叮当作响,略微有些压手,她挑了挑眉,“我记得没借你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