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太医则是下午才到,原因是程太医刚出诊回来,被王府的人半路接来。
手轻微的搭在灵清的手腕上,程太医脸上一脸的凝重,大约两刻的时间,程太医的手才缓缓收回来。朝着门口先是一拜,又转过身,看一脸急切的王爷,太妃,郡王及其一众人道:“这种现象和我一位老僧朋友入定及其相像,他闭关之前曾邀请我为他护法,并查探脉搏停顿,大约一刻钟一次,气息全无,心跳也无。在佛家云,入定中,不可打扰,也不可动,如果有紧急的事情唤醒,需要敲黄铜做的铃铛称之为引灵。否则很难唤醒,即便醒来也勿动”
稍微沉吟看向一旁的张道长,张道长也是平生首次见到这种情况,理论他知道,他略微的点头道:‘这在道家称之为归元,这种境界是很难进去,据说一旦进去离长生不老不远也’
程太医点头表示同意。
王爷道:“孩子几日不进食,不会有事吧”
张道长倒是先开口道:“这种归元境界,在道家可是离长生不老半步之遥,辟谷,断饮食,要看小郡主自己,像在这种境界完全可以辟谷。”
程太医表示认可,并又将那老僧的事说了一遍。王爷也是对佛道两家略知一二的人,太妃和王妃比较偏袒佛,于是每年府中捐寺庙道观的香火钱都达到两万两白银。府中也设有佛堂。平日太妃和王妃二人便在哪里念佛读经。
灵清是被一阵阵铃铛敲醒,睁眼一看,怎么这么多的陌生人,这是什么情况,稍微的动了动胳膊腿,还好灵活了许多,肚子里传来咕噜噜的声音,她现在是小婴儿不能让别人看出她已经是百年的老人。眼睛扫了一圈,嘴巴张大哇哇的嚎啕大哭起来。
这下围着她的一众人慌了,个个拿不准这郡主的脾气。明日是宫里传话要正式侧封郡主。皇帝娘娘也是听说这郡主的奇怪之处,特地移驾到王府,一是正式册封,二是也想来看看这郡主的古怪之处。
灵清大哭不止,就连她见过几次面的便宜娘,也慌得不知所措。最后王妃命人赶快去城东请张道长过府。
灵清哭着带劲,一听去请什么张道长,立刻闭住嘴巴,她可是不想见什么道长,何况那道长身上的味道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这时候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嬷嬷见王妃六神无主似的便轻声开口道:‘主子,小郡主该不会饿了吧,自生下,三月未进五谷’
“哎呀,嬷嬷经这么提,还真是,你看我这脑子,人上了年龄,一急啥事都不行了。来人去请奶娘,顺带多带几个奶娘来”
一旁的嬷嬷又开口道:‘老奴认为,几月不吃,突然吃奶怕是不妥,先喝点温开水润润肠子’
王妃笑着应道“是是,嬷嬷还是您有经验,虽然我都有孙子了,论带孩子还真不如上了年纪的你,你看我都成糊涂虫了”
“哪里,王妃只是一时着急忘了”老嬷嬷道
灵清细细听着这二人的对话,仔细分辨,这都是什么人。就感觉有人已经抱起她,开始逗弄。她极其不习惯这一系列的动作,但又反抗不了,只能假装格格两声。
百日宴,王爷本来是打算在府中好好热闹,老来得女,又沾着仙家之气,不想外漏仙家之气,和王妃,太妃一早商量自家人庆祝便可,不张扬免得推到风口上。谁知宫里传话,太皇太后,皇上,皇后,贵妃都想一睹这孩子的容颜。满月灵清在睡梦中,操办都是老规矩,这次百日宴,可不一样,不但要册封,还有皇帝等一众都来,当然是要唤醒郡主,既然唤醒,这么多人来,不如广发帖子大办一场。
灵清吃饱喝足,看着围着她的少妇,个个精致的不得了,灵清咋舌,难道她这次投胎环境看来还不错,一边砸吧着嘴一边来回咿呀说着她的话,反正他们听不懂。少妇不在围着她看,反而一帮小屁孩把她围在中间,说着什么,她似乎能听懂,又听不懂,这里的语言好奇怪。看着围着她的小屁孩,一个个虎头虎脑,看着她留着口水,她觉得她的智商一点点的在被拉低。屋里的妇人还真的多,太嘈杂,灵清有点不适应热闹环境,她自记忆便是很孤单,自己突然回想起上一世的自己这时候,想着想着,泪眼婆娑大哭起来。她想起上一世,师父为她贡献寿元,被人打碎金丹,最后陪伴她的日子里,师父看她的样子。越想越伤心,就嚎啕大哭起来。
美貌少妇,穿着精致,头顶凤尾钗,一看便是掌事人,吓唬道:‘你们几个小屁孩找打不是,这是你们的姑姑,比你们长一辈,说,是谁惹了小郡主,从实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