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华夏农业》(1 / 2)

虽然说是这么说,但是凤城大学给的帮助还是很多的,尤其是对于这个新开建设的农业研究所的支持还是极其全面的。

尤其是农业研究就需要试验田,尤其是种子研究,并且由于采取的研究方向是比较主流的杂交育种的方式。

就需要很多研究人员不只是要在田里不断的采集数据,还要去全国的很多地方实地的考察研究,选种,育种,筛选,杂交。

这里面花费的时间成本其实也是不低的,凤城大学为了农业研究所的课题顺利能够开展,就在学校不远的村选了一块不大不小大概20亩左右的地块,收做了农业研究所的试验田,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这次的学术课题研究能够顺利的开展。

毕竟虽然说短期之内其实还是很难做出什么成绩的,但是长远的角度来说的话,如果这个课题的研究能够产生什么突破,那对于凤城大学来说其实帮助还是不小的,凤城大学现在最缺少的就是相关的学术成果的数量。

当然这一点也不能够全怪前身的凤城学院,原本的凤城学院就是一个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学校,自然不会在这方面花钱去投入。

至于说什么学术水平或者说在国际上的学术力量实力排名,那和原来的凤城学院有什么关系,但是现在改制之后对于凤城大学来说那关系可就大了去了。

要知道李成的愿景以及发展目标可是要把学校打造成国际一流乃至国际唯一的神级学府,所以这方面的学术研究怎么能够落后。

不止如此凤城大学对于学术课题上面的研究投入不仅不设限制,并且还开展了新一轮的收购工作,这次的目标就是国内有名的一家核心学术期刊。

《华夏农业》编辑部

《华夏农业》是华夏国其实为数不多的农业方向的核心学术期刊,并且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在国际上面的地位也逐渐的水涨船高。

只不过在之前,这本期刊的发展一直受制约与上级主管部门,但是随着这些年华夏国内开放了对于核心期刊的把控力度,这个期刊也从原本的国有进行了私有化改革,不过这次的私有化改革无疑是成功的。

虽然说改革之后,期刊开始有了要求盈利的压力,但是随着背后资本的介入,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的提升,尤其是前几年还成为了sci二区的期刊范围中。

这一点对于很多需要发表相关论文的学者来说,无疑是很是具有诱惑力的,国内就有sci,那何必将论文再去投递到国外,并且国外的论文期刊的版面费用还是很恐怖的。

《华夏农业》虽然说经过改制,期刊的版面费用也是在连年的不断上涨,但是相比较还是比较划算的,并且由于是二区的刊物,其实对于论文的审核这一块还是比较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