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朝阳悬赏令(2 / 2)

白壁上则绘满了浓淡不一的山水景象。

一眼望去,墨色山水连绵不绝,仿佛群山奔腾到目力穷极之处,令人生出天地何其宽阔、而自身何其渺小的感叹来。

此乃朝阳学宫的镇宫至宝,甚至称其为镇国之宝亦不为过,唤作《望山河》,乃是历代学宫精锐呕心沥血的集大成之作。

学宫文士若修炼到足够境界,便会四处云游。若到一处,临摹山河风景,并取当地石材刻一方印,印在画上,这风景画便会沟通当地一丝天地之理。

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宫历代前辈们以脚丈量有羽山河,而后将数万幅画卷拼接成了如今这副《望山河》,则能以术法沟通,缩地成寸,转眼自藏画殿中抵达风景画成之地。

学生们各自手持悬赏令册,寻到相应地点,迈步走入画中,不见身影。

这等奇观难得一见,小槐树趴在姬朝安肩头,瞪大了眼东张西望。

殊不知旁人也纷纷侧目,望着稚龄小孩与灰兔的组合,亦是个奇观。

只是人人有差事在身,顾不得分心上前打探,一人一兔才得以顺利穿行在藏画殿内。

傅抱云领着师弟们径直抵达了大殿西侧角落,寻到了云州的山水画,又顺着方向细细查看,最后指着一处画着小镇街景、左下角则画着块石头,上书“卢家集”三字的画卷,说道:“此地距离陶村最近,便先抵达此地,再走完剩下的路程。”

姬朝安也在一旁查看画卷,此时便说道:“云师兄,我有一事不明,要请教师兄。”

傅抱云含笑道:“朝安师弟请讲。”

姬朝安便指向画中、卢家集的东北方位一处集镇画面,说道:“师兄为何不选这一处?此地虽然距离远些,却胜在有驿道直达陶村。而卢家集与陶村之间,则隔着一座荒山,翻山越岭,一则只怕节外生枝,二则,也不如驿道便利。”

傅抱云道:“朝安师弟行事谨慎,值得嘉许。不过,若是更高阶的悬赏,危机重重,对于荒山野岭之地,自然当避则避。然而集我们四人之力处理一个白阶悬赏,则应务求快速,不应将时间浪费在赶路上,如此在履历上也好看些。螟兄以为如何?”

相貌憨厚的杨螟亦赞同,说道:“学宫名言道:高阶悬赏求稳,低阶悬赏求快,朝安师弟不用太过担心。”

姬朝安虽然隐约觉得不妥,但他到底只是个末学后进,初次接差,比不得两位师兄经验丰富。

况且傅抱云此人,乃名将傅青的遗腹子,五岁便拜入唐临门下,受其言传身教,深得唐临信赖与喜爱。

只可叹前世唐临死后,他最信赖的大弟子却连为他收尸都不敢——彼时傅抱云身居高位,与各方利益牵涉极深,愈发不能轻易行动。

一边是授业恩师,深情厚谊、无以为报;一边是权柄在握,滋味甘美、叫人沉醉。

两相抉择下,傅抱云最终只能躲在城楼阴影中,趁着姬朝安扶柩路过时,三跪九叩,拜别先生。

如今看来,似乎早早就展现性格端倪。

哪怕带着初入江湖的小师弟,也时刻不忘要给履历添上一笔。

傅抱云劝说完了,便摊开手中的悬赏令册,对着白墙墨画躬身一礼,说道:“朝阳学宫弟子领差事,欲前往云州东南、山阴县下卢家集办差,请圣人指路。”

众人眼前的水墨仿佛落入水中般起了变化,形成一条直通脚底的墨色道路,傅抱云率先迈步上去,随后是姬朝安与小槐树,杨螟跟在最后。

只迈了两步,眼前风景骤然一变,热闹喧嚣声突然间笼罩而来,而众人身边、眼前,都有行人、商贩熙熙攘攘往来,竟无人对此处突然多出几个人感到差异。只因望山河书画牵引此地天地之理,令他们现身成为天经地义的事,故而并不会引人起疑。

三人一兔已经置身在一处集镇之上,眼前正是那块写着“卢家集”的青灰□□石碑。

小槐树许久不曾外出远游,十分怀念当初四处云游吃喝玩乐的日子,见了新鲜小镇又是两眼发亮,趴在姬朝安肩头扭来扭去,吱吱直叫。

姬朝安按住了他,听从傅抱云命令,一行人转身往那座名为黑牯岭的荒山前行。

进山上山,一路无话。翻到对面山腰时,就已经远远望见了山外绿荫中掩映着的零星黑瓦房与成片的木屋——那便是陶村了。

众人精神一振,虽然已近午时,却只随意用了点干粮便接着赶路,想要尽快抵达村庄。

自山路转了个弯时,自顾自在前头蹦达着行路的小槐树突然全身灰毛直竖,猛然回头,朝着山顶叫了起来。

姬朝安顺着他所看的方向回头,傅抱云、杨螟也跟着回头看。

低低的抽气声随即响起。

杨螟咕咚吞了口唾沫,颤声道:“这、这是怎么回事?”

他们来时走过的山路,竟然消失了踪迹。

眼前只有爬满了漆黑藤蔓的悬崖峭壁,直冲云霄。

作者有话要说:朝阳悬赏令,有种“热心的朝阳区群众在行动”的味道……

朝阳群众姬朝安表示现在情绪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