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天资出众,多年来占着嫡长子的名分,毫无任何动摇。
直到某年他尚幼时——此处高槐也记不清是哪一年发生的事。
那年其父麾下有一名将领叛变,唤作刘元泰,勾结妖蛮部落,竖旗为妖,屠村灭门,烧杀抢掠,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
颜峻多次出兵攻打,俱扑了空,无功而返,这才深知军中有不只一个奸细在泄露消息。
朝中亦压着此事,对刘元泰开的悬赏金额极低。
此人危险异常、悬赏花红却毫无吸引力,自然愈发猖獗——可见刘元泰不仅军中有人,朝中也有人。
颜峻因此接连被朝臣攻讦,说他包庇前任部下的恶行,居心叵测,恐有不臣之心。朝中风向日甚一日险恶,据闻范左相也动摇不定,生了令颜峻回京述职的念头。
镇守边关的大将临时回京述职,一个不好便是杀头抄家的大祸,运气好的,也逃不了软禁在京交出兵权的下场。
在一片焦头烂额中,颜坤祺为父分忧,瞒着家人,不远万里地赶往峒镇,成功刺杀刘元泰。
刘元泰一死,与他单线联络的奸细顿时失去作用,颜峻趁机发兵,将剩余的叛军同那妖蛮部落尽皆歼灭,打了场漂亮的大胜仗。
朝中攻击非难不攻自破,镇抚使逃过一场危机。
然而此事却为将来埋下了祸根。
三年后,有六个妖物领着大批人马潜入峒镇,要峒镇居民交出当年刺杀刘元泰的罪魁祸首。
他们自称与刘元泰是过命的结义兄弟,如今前来,是积蓄够了力量,要为义兄报仇。
颜坤祺刺杀刘元泰,当真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除了颜家人外,就只私下里同几个私交甚好的朋友提过。
峒镇居民如何能得知?
既然不知晓,就必须以性命赎罪。
是以整个镇子,近万居民,一夜之间被妖物屠戮殆尽。
血腥味飘了数十里,待有人发现时,全镇竟无一个活口留下。
这惨案令有羽上下、举国震惊。
只是不知为何,分明是妖物作乱杀人,在人间界却传成是一名剑修前来屠杀,故而那剑修声名狼藉,被正义之士追得没有容身之地。
关于这一点,高槐也不甚清楚,姬朝安更是闻所未闻,况且人间七道的事同羽民也并无什么关系。
总而言之,峒镇被屠,起因便是颜坤祺刺杀了刘元泰,他顺利脱身了,当地居民却惨遭同党报复。
颜坤祺虽然初心只是务求击杀恶徒,是谁杀的不过是虚名,不要也罢。
然而有心之人却说他当初便料到杀此人会惹来大祸,是以藏藏掖掖、不敢暴露真名,是有意为止、是祸水东引、是拿峒镇近万无辜百姓当作挡箭牌。
这些消息自然是他那位好继母传出来的。
他自诩身正不怕影子斜,没有半分心虚。然而他那位亲爹被吹多了枕头风,竟然信以为真,痛心疾首地懊悔,将他毒打一顿,逐出了颜府。而后闭门思过,全然不管外头发生了何事。
那之后颜坤祺拖着伤体,带着几个忠心部下,逃过不知多少次或明或暗的追杀,正是在逃亡途中,得到高槐多次出手相助。
颜坤祺心高气傲又别扭,再加上被父亲遗弃,心若死灰,万不肯求助旁人。还是高槐将他打晕了,扔到了姜府大门口。
姜府是颜坤祺生母的娘家,地位低微,外祖一生都只做到六品小官,舅舅亦个个资质寻常,根基浅薄势力小,当初颜镇抚使亦只是个衙门小吏,娶姜氏女还算是高攀了。
后来颜峻以武勋晋升,短短十年成了一方大员,姜府也从不曾沾过光。再后来,姜氏去世,姜府同颜峻就更无往来了。
颜坤祺不愿求助外祖家,一来是性子执拗;二来着实这些年极少走动、亲情淡薄;三来,未尝不是为了不将外祖家拖入这潭浑水的意思。
高槐想得却不同,亲情淡薄亦不妨碍利用这层关系,毕竟他彼时还年幼,受制于父子伦理,所能做的着实有限。倒不如另寻依靠,往后要做什么,也能站得住脚。
果然姜府收留了颜坤祺,这正中那位继母下怀,最后将颜坤祺逐出了颜氏族谱,颜坤祺转而成了姜家人,改名为姜祺。
后来姜祺同高槐还联手做了几件事,最终令颜峻身败名裂、继母心心念念的颜府被抄家、被褫夺爵位,最终一无所有。高槐在文中记述时,不乏洋洋得意的自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