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大汉喝了口酒道,自嘲地笑了,“这么多人支持?嗯,那些人不是看好我,而是看好我主人的身份。况且,我有自知之明。不想上去以后再被别人赶下来!”
“哦——”我静静看着那憨直的汉子。
“因为,虽然有程咬金三板斧的说法,但……但真正内行的人都知道,这只不过是烟幕弹。”红脸汉子有些失落的样子。
“烟幕弹?难道程咬金不使用斧子。”我有些诧异。
“呵呵,”那红脸汉子有些尴尬地笑了,“也不能这么说,斧子,就是我,昔日,主人是用过的。但……但他最重要的武器还是……还是马槊!!”他伸手按在自己的额头那斧子符号的地方,一会从那里抽出一个晶体,递给我看:“你看,这可是正史的记载,可不是什么民间传说。”
我接过那晶体,只见上面显示:《新唐书》《列传第十四屈实尉迟张秦唐段》,上面有一段话:“程知节本名咬金,济州东阿人。善马槊……”
“马槊?什么东西?”我瞪大了眼睛。
“简单地说,就是在马上使用的长矛。”红脸汉子又喝了一杯酒道:“隋末时期,当时一般人使用的武器多为槊,柄为木杆,上部为钢尖,类似于钢枪尖,有的槊则前部弯成为蛇形。”
“那是不是就是丈八蛇矛枪了?”我笑盈盈道。
“差不多吧,但槊的制作可不是那么简单,尤其是柄,可不是随便拿根木棍套上枪头就行了……”
“哦?”我饶有兴趣看着红脸大汉,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红脸汉子咪了口酒,目光迷离,回忆起过去来:
“马槊的杆,要取上等韧木的主干做,最好是柘木,稍微差点用桑、柞、藤,最差也得用竹子,把主干剥成粗细均匀的蔑条,用油反复浸泡。泡得不再变形,不再开裂,方才完成了第一步。这一步说说简单,但起码耗时将近一年。一年之后,将做好的蔑条取出,荫凉处风干数月,然后用上等的胶漆胶合成为一把丈八长的粗杆,外层再缠绕麻绳。待麻绳干透,涂以生漆,裹以葛布。干一层裹一层,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发出金属之声,却不断不裂,如此才算合格……”
“这么复杂?”我听得连连咂舌。
“还没有完工呢?”红脸大汉虎目瞪了我一眼,继续道后把这丈八长的粗杆去掉首尾,截短到丈六左右,前装精钢打制的槊首,后安红铜槊纂。还要不断调整重心,合格的标准是用一根麻绳吊在槊尾二尺处,整个丈八马槊可以在半空中如秤杆般两端不落不坠。这样,武将骑在马上,才能保持槊尖向前而不费丝毫力气。如此制造出来的槊,轻、韧、结实。武将可直握了借马力冲锋,也可挥舞起来近战格斗。只是整支槊要耗时三年,并且成功率仅仅有四成,因此造价高得惊人。所以汉唐以来,马槊一直是世家出身将领的标志啊!”
“这、这也太费钱、费时间了吧?”我忍不住想,这名器出世也太不容易了,不过,如果出世,那绝对是杀人的利器。然后我偷偷打量下面前那汉子暗想:这把号称重六十四斤的八卦宣花斧可能没有这样精心制作的福分吧。
“是啊是啊,昔年以南梁武帝之富,造了把长两丈四尺的槊,也要四处跟人卖弄。而在我主人所在的大隋,只有皇家禁军嫡系,才大量装备了如此标准的马槊。其他诸府兵马,通常找根硬木棒装以铁头充样子,只能是些伪劣产品罢了,最多只能称为矛吧……”
末了,红脸汉子摸着自己的脸苦涩笑着,长叹道:“如果我们每人均有如此的福分多好啊!那或许主人就把我当作主力武器了!今天我就可以真正挺直腰杆,说自己是程咬金的三板斧了。”红脸汉子长吁短叹着。
《旧唐书?程知节列传》同样记载:程知节,本名咬金,济州东阿人也。少骁勇,善用马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