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晨练(2 / 2)

变革之潮 悲侠笑尘 1727 字 2021-05-12

楚白选择的地方是一片幽静的小树林,清幽,宁静,偶尔还有几只不知名的小鸟来回跳跃叽叽喳喳的叫着,清风徐来,带来阵阵泥土的清香。

这块地方空气清新,风景宜人,更重要的是没人打扰,对于内家拳的修行来讲,确实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宝地。

楚白来到树林中一块空地上,把手机放在一旁,然后站定,深吸一口气,身体挺直,脚跟并拢,脚尖外展成90,目光平视,就是像是军训时期的站军姿一样,然后双掌缓缓抬起,手心向上指尖相对提于脐前,接着左脚以脚跟为轴向右扭转45,同时身体半面向右旋转,两腿也慢慢向下弯屈,身体总体成半蹲姿势,左手微曲掌心略微向下向前推出,同时左脚前进一步,右掌微落于小腹,而后身体微微侧向前方,作出了一个很多武侠片中主角的都会用的起手式。

这即是形意拳中的基础桩功“三体式”。

别看这三体式简单,但却是形意拳中最重要的根基之法,苦练不辍可以增长体力,也是形意拳所有招式变化的开始,所谓“万变不离三体式”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这“三体式”桩功,不仅初学者要练,等你有成就了还要练,成了大师更要继续练,是永远都不能松懈的根基之法。

三体式有一个作用,就是用来纠正发力动作,普通人运动行走一般都会无意识的左右微微晃动,这种晃动自己没有察觉,因为长久以来身体已经习惯了,但人体却会本能的分出一部分筋肉之力来保持平衡,这样一来人的劲力无形中就消耗了一部分,而三体式则通过站桩来矫正这种错误的姿势,来解放身体本来在做无用功的力量,这是很多国术传承中都有提到的骨架合理。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即是发力。形意拳是内家拳,主要的发力点不仅仅只是肌肉,还有筋骨、脊椎、腰胯等地方,发出的力是多方力量共同发力的结果,讲究的是力从地上起,将脊椎之力、腰胯之力、腿部蹬地之力相结合,而三体式即是将这些力量揉成一股的方法,因此三体式在形意拳中格外重要,形意拳的每一招每一式都是从三体式中演化出来的。

三体式一旦大成,修行者就可以将身体练成一个整体,每次发力都可以将全身的力都凝成一股绳发出,这就是形意拳中的整劲,整即是全身之意。

楚白站了一会儿就感觉周身开始微微发热,呼吸随着桩功的深入变的缓慢并且绵长。

这时,楚白感觉自己脚心产生了一股热气,然后猛的沿着腿一路上窜,从脊椎而上到达后脑。整个人微微一颤,感觉舒服极了。

就这样站了有近一个小时,楚白这才慢慢还劲收功,吐出一口浊气。

这三体式是形意拳的基本功,在古代那是要站足三年才能开始接触其他的功夫的。

楚白站着其实已经超过三年了,不仅基础扎实,还已经产生了气感,离大成也就一步之遥,说到这气感其实也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人在剧烈运动之后就会感觉全身发热,想要脱衣散去热气,这个热气就是内家拳中的气!气感就是让身体在不剧烈运动条件下也能产生这股热气。

其实楚白早在去年就已经站出了气感,只是自从他爷爷意外去世,楚白在形意拳中他也没了领路人,为了以防万一他又多练了一年,直到最近才开始接触下一步的修行。

形意拳主要内容为三体式桩功、五行拳和十二形拳。

前者是练法,后者是打法,五行拳即是练法也是打法。

三体式站出气感,下一步就要开始动静结合,领悟整劲,彻底练成三体式。

具体方法就是把三体式化入五行拳中,在拳法中领悟三体式的奥妙。

一般而言是先练劈拳,劈拳属金,有开肺气之效,金又生水,是以后天之肺气生先天之肾水,而且劈拳含钻拳,钻横不分家,可以很好的体会形意拳的起、钻、落、翻的翻浪劲。

“感觉已经练的差不多了,也许只要多练一段时间的劈拳,就可以领悟整劲了。”楚白捏了捏拳头,自语道。

而后楚白又随意的活动了一下筋骨,就又摆出了三体式的架子,然后伴随的吸气,左手握拳向小腹收拳,到肚脐时翻至拳心朝上,随即经胸前处向前上方钻出,右手也同时握拳,猛的吐出一口气,右脚跟进猛然前进一步的同时右拳也跟着猛然击出,左拳却收回腹前。

一呼一吸,一拳一步,完成了一次劈拳训练,接着稍加停顿,左拳也像刚刚打出右拳一般,开始用劈拳向前击出,来回往复,一直练到了接近八点才停下。

楚白缓缓收势,吐出腹中浊气,擦了擦额头上的些许微汗,拿起手机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就离开公园开始回家。

现在已近八点,天色早已大亮,路上已经出现来往的汽车,人行道上也多了不少行人,天上也偶尔有不知名的鸟雀来回,城市新的一天开始了。

楚白到家以后就马上冲了一个冷水澡,几下洗完衣服,就从厨房中拿出已经煮好的粥,又从冰箱里取出腌萝卜酱菜之类的,唏哩呼噜得就喝了个精光,清理好碗筷之后,就背起书包出门去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