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往事(1 / 2)

山耐随药农离开药仙山前,回望了一眼药仙山,这里没有带给他太多美好的回忆,反而只有药农对他的教诲充斥了所有。

药农想要将山耐带走,可山耐却固执的停在了原地,山耐虽然口不能言,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或许今天这一离开,他永远都不会再回来了。

他记得那间已经被大火烧毁的茅草房,记得那个一直劝他不要再找火菱草的女孩。

药农看了看山耐,还是狠心将山耐带走了,不管今天山耐是否对他有作用,至少他亲手把山耐养得这么大,虽无骨血之情,但也有养育之恩,他放心不下山耐。

山耐就这么跟着药农走了,药农也已经想好了第一站就去离药仙山有四百里的刘家村,那里有一个他曾经的追随者。

其实药农自己也很忐忑,人心毕竟难测,已经过去了十几年,这十几年里可能什么都改变了,更何况自己已经失势,那人会不会将自己出卖,他都没有把握,可他仍要试一试,不为别的就为了自己心中那口难咽的气。

就这样又是十年过去了,在晋国的一个边陲小镇,出现了一个蓬头垢面,浑身破破烂烂的人,看到他的人只能依据其身形判断出大致年纪。

这人是一个青年,应该刚到弱冠之龄,应该是逃难过来的,从五年前开始就有不少晋国的难民逃难至此。

小镇上的人从这些难民的口中得知,晋帝因病驾崩了,而他又没有留下子嗣,晋国的皇亲国戚因帝位之争已经闹得天翻地覆。

晋国由此分为了两大势力,一个是晋帝的胞弟秦君石殇,另一个是晋帝的亲弟庆君石浑。

他二人为了争夺帝位,开始只是拉拢权臣大将,后来甚至不惜开战,这一战便是五年。

晋国大乱,原本富庶的江南是双方争夺的重点地区,江南因此民不聊生,为了阻止这场大祸,各地民众纷纷求助当地的游侠,并组织起了一支义军。

可惜如今的这些游侠不是当年那位仅凭一己之力便能阻止大祸的侠,而如今的晋军也不再是当年士气低迷、羸弱不堪的晋军了。

这支义军根本就不足以对秦、庆二君造成威胁,首先义军中大部分都是游侠,而这些游侠要的是名与利,谁都不服谁。

其次,义军虽是各地民众与游侠加入而建立,可人数并不多,只有区区几万乌合之众,如何面对数十万大军的秦、庆二君?

短短数月时间,义军在内忧外患中被击败,秦、庆二君便又开始了无休止的大战。

因此才有晋国的大量民众企图通过这边陲小镇逃出晋国,而这衣衫褴褛的青年便是山耐。

五年前大战爆发,药农企图凭借曾经那些追随他的人一起抵抗大祸,可惜他们的下场并没有比那支义军好到哪儿去,支撑了不到一年便剿灭了。

药农手下的人拼死才将山耐救出,秦君的军队穷追不舍,那几位为了山耐的安全,不惜以自身为诱饵引开敌人,如今恐怕也死了。

山耐这几年颠沛流离,四处寻找他爹的消息,可失去了药农的他根本算不得什么,山耐也已经心灰意冷,便来到了这边陲小镇,准备离开晋国。

当山耐即将通过边陲小镇离开晋国时,一个略显沧桑,又带有一丝不确定的声音传到他的耳中:“少主?”

山耐猛的回头,看到他身后是一个年头白发,脸上被泥土遮盖了大半的中年男人,这中年男人虽然脸上被泥土遮盖了大半,可山耐还是认出了他,他正是药农的追随者之一,平时负责山耐的安全。

“福叔!”山耐激动的喊道。

那福叔看到山耐安然无恙,眼中不禁出现了点点泪光,他找了山耐近四年,从江南到中原,再从中原到这边陲小镇。

“少主无恙,老奴无愧主人交代的遗命。”中年男人喜极而泣。

可山耐却听到了他最不想听到的结果,山耐抓住福叔的肩膀,问道:“你说……什么?遗……命?不可能,这不可能。”

“少主请节哀顺变。”福叔紧握着山耐的双手,他知道山耐一时很难接受,可这已是事实,他只能安慰山耐,让他别这么难受。

可惜福叔的安慰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山耐在悲痛之中昏厥了过去。

福叔看着昏厥过去的山耐很无奈,可他知道如今的当务之急是要山耐重新振作起来,再次组织被二王击溃的大军。

十年前药农带着山耐首先找到了这福叔,再用了五年的时间,将曾经效忠于药农的那些人组织起来,药农所想的只是为了报仇,没想祸乱晋国。

可如今大晋国因为二君对帝位的觊觎,已经危在旦夕了,在福叔眼里,晋帝没有留下子嗣,只有老主人才有资格一统晋国,而如今老主人已死,那么最有资格,也是唯一的人选便是山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