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他第一次对着定国公夫妇下跪。
宋徽音当即一惊,恬淡的水眸也微微睁圆,讶然的看着向她父母求情的柳温言。
一旁的府尹自然是明白劝和不劝离的,眼看着气氛僵硬下来,立刻打起了圆场。
“定国公,你看这世子如此诚心,便再给他一次机会吧。良缘难得,知心人更是难得,世子这辈子恐怕只跪过他的父母与皇家,现在肯做出让步,一定是他还心系令嫒。和离一事,不如算了吧。”
被柳温言举动吓到的宋徽音呆在原地,竟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她了解柳温言,更是了解他身为文人的傲骨。但就是因为了解柳温言,她才更不能明白眼前人的意图。
柳温言与许沁儿缱绻纠缠的身影仍被她记在心里,许沁儿与秦夫人的一唱一和也是她不能忘却的。
但柳温言唱的这一出,顿时让宋徽音失了主意,不知该如何辩驳。
宋夫人拽了拽自己身边的夫君,示意让他决定到底该怎么办。
夫妻俩对视一眼,定国公将自己夫人眼中的动摇看了个清清楚楚,心下也开始摇摆起来。
就京城来说,北镇国侯府的确是一门难得的好亲事,而他的儿子宋行禹还跟着侯爷下属在边关守城,再加上这世道本就对和离的女子有些偏见,若是柳温言所言不虚,那这场和离着实没有必要。
向来不屑于盘算的定国公脑袋里好不容易转了几个弯,打算开口继续询问柳温言时,却突然想起了这是自己女儿的终生幸福,理应由她做主才对。
于是定国公转身,纠结着开口,试探问道:“音儿,为父虽然不知道你们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你既然提出和离就一定有你的道理。只是世子看起来倒像是对你情深似海,不如……”
“这事不必更改,我要和离,请府尹成全小女子。”
宋徽音少见的坚持,坚决开口拒绝了父亲的提议。一旁的宋夫人见之一愣,本想接着替柳温言说两句,但她眼见着女儿的面色越来越白,甚至眼眶都开始逐渐发红后,终究是没有开口。
他们没有注意到,谦卑跪着的柳温言嘴角抿起的弧度十分凌厉,没有半分恭敬的模样。
后堂陷入了僵局,哪家都得罪不起的京都府尹扶了扶自己的官帽,艰难的咽了下口水。
宋徽音抬眼看着面前一切,任天由命的闭上已经泛起泪花的双眸,正当她打算将太傅嫡女许沁儿与柳温言之事揭穿时,前堂传来哄乱的人声。
府尹一时间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般向外快步走去,边走边大声说:“不是让你们看好了不要放旁人进堂吗?有什么事非要……”
不知为何,府尹的高音戛然而止,而后像是对什么人行了礼似的。
哄乱的噪声结束后,堂外步来了匆忙的脚步声,那脚步声像是踏进了每个人心里一样,令人心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