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岁末,腊月廿八
在这近北之地,已然千山落雪,茫茫无际。时辰刚过酉时,天色渐渐昏暗。千户灯火,映照着夜色。
远远看去,如点点繁星,格外安详静谧。
若此时倚在墙角,或能听到一些窃窃私语。
…
“老头儿,你看这马上要过年了,应该不会有什么战事了吧?”
“哈哈,不会啦不会啦!老婆子放心好了!”
屋内老人的声音慈祥而温和,“你看城中的军卒,他也得回家过年不是?!这么久不见家人了,他们应该也很想家吧!”
老婆婆眯眼微笑着,“是啊……他们一直守卫着我们这些小老百姓,也真是辛苦了。等改天有空,把家里还剩的那一缸粟米,给将士们送去。我们还有得吃,便已经很好了!”
“哈哈,好!好!都听你的……老婆子!”
…
…
此时,不远处屋里一声声啼哭,破碎了夜的寂静。
“阿阳不哭,不哭哦,你爹爹他马上就回来啦,不哭不哭……”
一位妇人紧抱着怀中五六岁的孩子,耐心哄着。
…
妇人旁边一位十二三岁的小男孩爬上椅子,冲男孩做着鬼脸,“阿阳,你这个爱哭鬼!都多大了还哭鼻子。听说爱哭鼻子的小孩,会被燕国那些蛮族抓去做晚餐哦!”
“呜……呜呜……”小男孩顿时哭得更凶了。
…
妇人皱眉,默默拾起鸡毛掸子……
“娘亲!我错了,我错了……”
男孩吓得连连后退,慌乱地挥舞着小手。
…
妇人最后还是没舍得打下去。
她无奈的叹了口气,将鸡毛掸子扔到一旁,没好气地白了男孩一眼。
“快去城楼,叫你爹爹回来吃饭!”
…
“好!好……”
男孩拔腿便逃,快步跑到门外。
突然,他有扳着门坊,向屋内伸出小脑袋,冲着母上大人做了个鬼脸。
“略略略——”
妇人咬牙切齿,“你这个臭小子……找打是吧!”
…
…
半晌。
男孩在驻防城楼下奔跑着,寻找着守城的父亲……
这数百丈的城楼,每隔五步便有一位手执长戈的士兵。尽管大雪飘飞,他们依旧严阵以待。
“爹爹,快回家吃饭!!”
男孩跑了好大一段,终于找到!他喜上眉梢,在楼下挥手呼喊着。
而不远处,一位守城的校尉,缓缓侧过头,望向男孩。
他横眉冷对,面容严肃。
“不行!我在值岗!你们先吃,不必管我……”
“啪——!”
一个身披铠甲,威风凛凛的大汉,重重拍了那校尉肩头一下。
校尉一愕,连忙单膝跪下。
“参见将军!!”他声音雄浑,颇有威严!
大汉眉头微皱,眼神却很温和,“你这烂木头!妻儿孩子都不要了?”
“这……”校尉欲言又止。
“你的岗,我替你站便好!”
大汉抬头,微微一笑,“你啊!身在福中不知福!看我们这些,从远东至此的人,想见家人一面,都是奢求。”
校尉神情激动,一时说不出话来。
大汉无奈摆摆手。
“去吧,去吧……别磨磨蹭蹭的。”
校尉抱拳,深深鞠了一躬。旋即转身离去……
…
屋内。
“哇,今天的饭菜真丰盛!”
校尉回到家,搓了搓冻僵的双手。此时他却是一反常态,格外温和可亲。
他恣意地升了个懒腰,卸去铠甲,缓缓坐上饭桌。
“谢谢孩子他妈!我就不客气啦!”
…
“你也辛苦了,来!多吃点。”妇人喜笑颜开,眼如弯月。她伸出筷子,夹了一片最大的肉块,放入丈夫碗中。
“爹爹,呜呜……”
那四五岁的小男孩,想来是想爹爹了,扑进男人的怀里哭个不停。
“阿阳别哭……爹爹在呢!”男人将小男孩抱入怀中,宠溺地用还沾了几根胡茬的下颌轻轻刮蹭着男孩。
“阿阳乖~不哭不哭……爹爹一会给你讲故事哦。”
男人格外宠溺的哄着小男孩,小男孩很快便止住了哭泣,喜笑颜开。
…
男人转头望向另个孩子,无奈一笑,“阿晴,你是不是又欺负弟弟了?你做哥哥的,可得多让着弟弟一点哦。”
“哪有?他可是我的小祖宗,我哪敢欺负他啊!”小男孩聋拉着脑袋,没好气的撇了撇嘴。
“你也是我的小祖宗!”
妇人含笑,随手拿起一只鸡腿,塞进小男孩嘴中。
“快吃饭,再一会菜都凉了。”
“好!”
“哈,这个太多了……给爹爹吃!”
一家人其乐融融,满满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