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些话,以后再说!”
太子快马加鞭到了皇宫,皇帝还正在处理奏折。
外面站着的公公进去禀报,“皇上,太子在外头求见。”
皇帝放下了手里的毛笔,“让他进来吧。”
太子跟着引路的公公进到了殿里,皇帝坐在龙椅上,太子跪在地上行礼。
“儿臣给父皇请安,父皇万福金安。”
皇帝挥了挥手,“起来吧,有什么事?”
太子没有起来,跪在地上,“父皇,儿臣今日要上奏的事怕是会让四弟心里有芥蒂。”
皇帝眯了眯眼睛,最近舒颜做生意做的风生水起的事情,他倒是有所耳闻,更有人说舒颜现在富可敌国,不知是真是假。
当时有不少人说过,她的酒楼是京城里的独一份,生意更是好到没话说。
“你且说说看。”
太子跪在地上,“四王妃和四弟现在手握兵权,难免会让百姓议论纷纷,如今四王妃又在京城中兴师动众修建酒楼,让人看清了皇家不说,难免会有人效仿。”
虽然说拉动经济并非是一件坏事,可是也要看这件事情是谁去做。
现在舒颜比墨驰宇更有威胁,虽然自古都是重农抑商,可是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劲的国库支持,那军队就没有军饷,招兵买马就没有银两。
自古以来,能够成功登上皇位的绝不只是几位老臣的扶持,兵权,财力,缺一不可。
可是如今墨驰宇两样却都握在了手里,照现在的架势发展下去,大有一幅得舒颜者得天下的兆头。
皇帝并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尤其自从墨驰宇和舒颜两个人从战场上回来之后,墨驰宇就已经主动上交了兵权,只不过这件事情无人知晓。
“宇儿手里没有兵权,身为太子,理应看重事实,你怎么也跟着那些人,听风就是雨起来?”
太子看皇帝这个态度,又想起了墨彦珵说的话,心里越发的笃定,现在皇帝心里最适合太子的人选一定是墨驰宇,而他之所以还能坐在太子位上,只不过是因为皇帝还没有找到他的错误。
一想到这种可能性,太子心思沉了沉。
“父皇说的是,儿臣也是关心则乱。只不过现在外界对于四弟的传言并不好听。”
皇帝坐在龙椅上,喝了一口茶,明晃晃的龙袍有些扎眼。
“外面对老四有什么传言?”
太子犹豫了一番,最后还是开口,“百姓们都说四弟如今有军功在身,又有丞相府和将军府扶持,如今四王妃名下的酒楼更是日进斗金,说的好听一些,说四弟有天子之像,说难听的那些人说……”
太子犹豫,皇帝询问,“说什么?”
太子本来就跪在地上,听到皇帝询问,有些惶恐的匍匐,“别有居心的人说四弟有夺权之意,所以才会让四王妃一个女人抛头露面,经营酒楼……”
“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