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十三流写手的个人志(三十四)(1 / 2)

这个任务看起来似乎没什么危险性,难度却着实不低,一整卷录像带的胶片被剪成了无数段,打散以后毫无规律地散落在地上。

胶片带子有的长有的短。

长的动不动就是成百上千张连贯的画面,蜷曲着卷成一团,拆也拆不开,一不小心就会打结。

而短的则比较夸张,两三张的,单张的,甚至半张的都有。

不过绝大多数还是几十到一百张左右,不长不短的胶片段。

乔碗碗看了一眼装录像带的盒子,上面写着“影片全长5400sec,fps24”。

孟妤凑过来半个脑袋:“这是什么意思?”

乔碗碗解释:“这部录像带一共有5400秒,一个半小时,每秒钟24帧画面。”

也就是说,屋子里一共有12万9千600张单张的胶片。

要想将它们顺利无误地拼接在一起,简直和天方夜谭也没差多少了。

但任务已经落到头上,大家想知难而退都不行。

孟妤:“养乐多,这回靠你了,争气点。”

拼接胶片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拼拼图的变种,养乐多在拼图这方面比较有建树,拼起胶片来应该也不会差……吧?

养乐多看着孟妤充满希冀的目光,顿时压力山大。

他倒不是对自己没信心,只是前面红队那三个主播都被馆长爷爷一屁股踢出去了,让他不由得也跟着有些紧张了起来。

养乐多结结巴巴地给大家分工:“我们先,把所有胶片平均分成三份,一人一份熟悉里面的图案和内容,觉得差不多是同一场景的,就先分成一堆。”

孟妤和乔碗碗很认真地听他讲,都没有出声打断。

到底是养乐多擅长的领域,他越说越认真,不由得正了神色,手上已经开始分起胶片来。

“暂时不需要做细分,也不用一片片连接起来,大致归类一下就好。”

和真正的胶片不同,副本里这些胶片只要重叠在一起,用手指轻轻按压就能自动融合连接。

如果连接是正确的,胶片上的图片就会亮上几度,而假如拼接失误,胶片则不会发亮。

但拼接错误的胶片也无法立即拆开,刚才乔碗碗随手尝试了一下,大约要等待1分钟左右的时间胶片带才会自动断开。

随意尝试是不可取的。

现在大家都还不熟悉胶片中的具体内容,如果立即开始尝试拼接,很可能会出现大量失误,从而耽误任务进程。

养乐多一边说着一边已经分好了胶片:“暂时无法确定位置的,就另起一堆,等大家把手上这些都处理完了,再交错着看对方的胶片。”

这个安排应该是在不熟悉录像带内容的情况下,能够最大程度上既保持速度又保持准确率的处理胶片的方法了。

乔碗碗和孟妤都没有意见,大家马不停蹄地开始干活。

乔碗碗飞快地查看着手上的录像带碎片,很快在其中找出了规律。

她面前的一大堆胶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不同大类的镜头:

第一批镜头是一个男人出海航行的画面。

画面中的男人年纪看起来不大,至多不过三十几岁的样子,整个人全副武装,身上□□短炮地带着大量摄影设备,看样子是个热衷于海洋风景拍摄的自由摄影师。

这一部分占据的篇幅不算太多,但内容却非常的丰富,除却记录了摄影师本人在各个海域上拍摄时曾有过的种种经历以外,还着重展示了一部分摄影师的作品。

这其中就有乔碗碗之前在黄色房间的线索纸上的看到过的那几张照片。

第二批镜头是一片红海,似乎是有人在进行大型的捕鱼活动,海面上漂浮着各种鱼类尸体,身型巨大的白鲸被用渔网网住,悬吊在半空,正无助地挣扎着。

乔碗碗刚才看到的粉色海域就是这一批胶片中的画面之一,她仔细看了,才发现那不是粉红色的海,而是海水被鲜血染红的场面。

这些画面非常的不连贯,大概还有很多相关部分的胶片在孟妤或者养乐多那边,不过乔碗碗粗略地翻看了一下,仍在其中看到了偶尔闪过的摄影师。

此时的他年纪已经大了许多,可以称得上是半个老人了。

他正和一群人站在一艘轮船上,举着牌子向对面那艘捕鲸船抗议,看起来似乎是动物保护人士在进行某项活动。

第三堆胶片的内容则十分梦幻,甚至带了点奇幻色彩。

画面主角仍然是那个男人,是介乎于第一和第二堆胶片中间的年纪,他骑在一头鲸鱼的背上,在海洋中驰骋,纯白的浪花像箭一般在鲸鱼背后翻涌。

除此以外,还有零碎的几段和上面这些都没什么关系,有水族馆里的画面,还有几张破碎的船。

分类完成的乔碗碗扭头看了看身后的另外两人。

大家的工作都已经完成得差不多,养乐多道:“先交换着看一下胶片,然后开始一起拼。”

此时众人都已经对自己手上那一堆胶片的内容十分熟悉了,再和其他人手中的一对比,很容易就能发现哪里有交错重复的部分。

十余堆胶片被二次合并,按故事发生的不同时间和地点,一共变成了六七个大的胶片堆,那些零散的部分也都安置到了合适的位置。

除了乔碗碗手上那三堆图像外,还有几个不同的故事发生地点,分别是现在的水族馆、一个和现在的水族馆很像但却只展示鲸类的水族馆、以及一些打斗的画面。

此时时间才刚过去40分钟左右,剩下的时间还算宽裕,黄队三人的心也终于放下来了一些。

虽然还没有完全拼凑完成,但不难看出,这应该是一部纪录片。

所有胶片的主角都是同一个人,不过时间跨度很大,男人的年龄从三十几到五十左右,又到满头银发、垂垂老矣。

乔碗碗提出猜测:“录像带的主角应该就是水族馆馆长吧?”

这样看来,这个副本最后的boss大概就是馆长本人了。

大家身处的副本是由林宇的小说改编而成的,小说讲的是一个记者莫名其妙昏迷,醒来后在水族馆中的奇遇,而大家现在扮演的就是故事中“记者”的角色,正代替他经历着小说中的一切。

自从来到水族馆后,任务中不断提起的“馆长爷爷”四个字、广播背后的声音,这一切的一切都指向着同一件事——

在这个副本中,有一个关键人物正隐藏在层层迷雾背后,试图通过这一切向众人传达某个信息,他指引着小说的主角记者,也指引着进入副本的主播们。

养乐多疑惑:“虽然馆长爷爷给我们找了很多麻烦,但是他应该是个好人吧?他是幕后大boss的话,难道我们要和他对打?”

欺负一个老大爷,感觉道德上好像有点过不去,他可是个共青团员,尊老爱幼是最基本的操守。

乔碗碗对于养乐多一离开拼图智商就掉线的情况同样感到很疑惑:“又不是一定要跟boss单挑才行,也许boss会给我们一个最终任务,或者让我们帮他实现愿望什么的。”

副本形式千奇百怪层出不穷,并不是单一的战斗类型,面对boss也并不是只有打架一个选择。

再说了,这副本都已经这样了,馆长爷爷十有八九已经死得不能再死,跟个鬼讲尊老爱幼,这不是缺心眼吗。

不过,假如最终boss真的是馆长爷爷的话,决战关卡的内容大概会是什么呢?

——不会是帮他重振水族馆,把水族馆重新装修一遍之类的吧?

孟妤制止了二人过度发散的思维,试图将话题拉回正轨:“既然纪录片拍的是馆长爷爷,那我们要不要先整理一下手上的线索再继续拼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