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在一旁使了一趟他自己也叫不上名堂的拳法。因他自幼在江湖上摸爬滚打,东学一招,西偷一式,拳脚没有什么章法,实战效果不错,就是难成体系。
晁盖是童子之身,武艺精纯,看到李忠的野路子打法,一皱眉头,说道:“李兄弟的武艺虽然实用,层次上却难以突破,限制了上升空间,不好晋升一流高手。”
李忠不服,道:“名师教出来的也未必是高徒。”
晁盖摇头道:“李兄弟的打法算是技击,而非武艺,技击极易速成,实战效果也好,打法随机应变,不拘一格,经验越丰富,技能越高,但上限被封死了,太吃经验,难成名家,也不易传承。武艺则不同,经过千百年世代高手的总结锤炼,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讲究基本功,开始时进步缓慢,全是硬功夫,取巧不得,但是随着基础打牢,每日都会领悟精进,练一日便强一日。打个比喻,技击是一个人的技艺,武艺是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技艺,境界上有云泥之别。”
听了这番理论,朱武对晁盖有了新的认识。
原本以为晁盖就是个庄主富户,一介武夫,仗着在本地有些势力,独霸一方。岂知此人不但性格耿直,为人仗义,言辞间竟显示出江湖人士中难得的睿智和大局观,不可小觑。
济州还真是人才聚集之地,王伦、晁盖、宋江,哪个都不是善茬。
朱武见过的两人中,相比之下,晁盖比宋江更显光明磊落,宋江比晁盖更有机关城府。
李忠性格偏狭,不能领悟晁盖话中真义,心中不乐,说道:“话虽有理,还要手底下才见真章。”
晁盖听他要比试,呵呵一笑,纵身一跃,下了校场,朗声道:“李兄弟要比拳脚还是比兵器?”
李忠道:“客随主便。”
晁盖道:“刀剑无情,恐有闪失,还是比拳脚罢。”说罢,脚下八卦步,双拳比了一个举火燎天势。
李忠见晁盖身材魁伟,架势硬朗,当下不敢怠慢,扎下马弓步,双拳一错,扑向晁盖。
二人你来我往,拳来脚去,斗在一处,令人眼花缭乱。
三五个回合后,晁盖摸清楚李忠的实力,心中有数,手上突然发力,大喝一声:“着手!”
也不见他如何动作,李忠如同断线风筝,直直飞出三五丈远,方才落地,余势未消,“蹭蹭蹭”倒退十余步,堪堪止住身形,竟没摔倒。
朱武等人心下骇然,李忠百十斤的一个活人,说扔就扔出去三五丈,不说武艺如何,但这份膂力就足够惊人。
李忠本人更是一惊非同小可,自己根本没看清晁盖用了什么手法把自己扔出来的,都没来得及反抗。如果晁盖有心算计,自己这百十来斤就算交代了。更令人惊骇的是,不知晁盖用了什么巧劲儿,自己稳稳落地,居然没有摔倒。
晁盖哈哈大笑,拱手道了声:“承让!”
江湖上遵从胜者为王的生存法则,李忠在江湖上混得久,认同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当下也拱手施礼道:“晁天王好身手,李忠甘拜下风!”
能三五合赢下李忠,至少是天罡级别。
朱武心中给晁盖重新定位,此人性格豪爽、格局宽广、武艺高强,竟是个做大哥,雄霸一方的材料。甚至自己都有所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