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军听到此话,惊慌失措,面面相觑,他们都知董平心狠手辣,说一不二,他说杀了,那便是真的杀了。如今郓州东平府群龙无首,这可怎么办呢?
董平又道:“梁山军不日将要攻取东平府,我奉命前来劝降,愿降的,跟着董平,依旧驻守东平府,不动刀兵。不愿降的,上前来与我决一死战!”
众官军见董平背后站着凶神恶煞般的李逵,还有朱武等梁山头领,有认得的朱武便是数次指挥大败官军的“神机军师”,只道董平所言非虚,一时尽皆踌躇。
董平继续说道:“不愿降,也不想与梁山交战的,放下军器,自去谋生,绝不为难!”
听董平如此说,众多官军纷纷放下兵器,四散而去。消息传出,东平府总共一万多厢军,散去大半,余下三千余人仰慕董平神威,尽皆投降,听从董平号令。
董平命人召集东平府官吏,一切职事照旧,以安其心,保障郓州城的秩序不乱,又派遣厢军四处巡逻,抓捕趁乱偷窃、抢劫的盗贼,民心方定。
朱武见董平举措得当,令出必行,甚是赞赏。他让陈达、杨春从牢城营中放出史进,只见史进两腿被打得皮开肉绽,便教留在东平府养伤,着燕顺看护。
朱武细问董平夺东平府缘由。原来程太守有个女儿,十分颜色。董平任兵马都监时,累累使人去求为亲,程万里不允。因此,日常间有些言和意不和。
董平出征梁山当晚,领军入城,其日使个就里的人,乘势来问这头亲事。
程太守回说:“我是文官,他是武官,相赘为婿,正当其理。只是如今贼寇不平,他是武将未见立功,若还便许,被人耻笑。待得退了贼兵,保护城池无事,那时议亲,亦未为晚。”
那人把这话回复董平,董平虽是口里应道:“说得是。”只是心中知道程万里借故推诿,十分不喜,恐怕此事遥遥无期。
被宋江用计俘获,投靠梁山之后,董平心中对程小姐念念不忘,相思成疾,趁随宋江下山救援朱武之机,私自回到郓州城,了却这桩心事。
程万里是童贯的门生,是为“六贼”爪牙,搜刮、收敛民间财帛,与东平府一境怨声载道,不得民心,都思念上一任知府陈文昭。
董平正好借此机会除去程万里,即可收揽民心,利于夺取州府,又可泄私愤,既然不许这桩亲事,那我就自己来取。
杀了程万里之后,董平闯入后宅,先夺了程小姐,再接管程府上下。
朱武对董平道:“将军杀其父而夺其女,似有不妥。”
董平道:“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我杀死贪官程万里,本待屠戮全家,一个不留,念在不想滥杀无辜,放他家眷一条生路。但是程万里死后,家产抄没,程小姐无以为生,逼上青楼是可预见的归宿。我将她收入房中,管她一家生计,岂非善行?”
朱武道:“世人未必如此想象,你不怕谤言四起?”
董平笑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若虑及太多,几时活得快活。我行我素,以眼报我者斥之,以牙报我者杀之。”
朱武道:“杀之不尽若何?”
董平道:“我既已投靠梁山,皇帝老子尚且不惧,还怕区区世人?倘不遂我愿,一时杀不尽,当为毕生之业。”
朱武叹道:“董将军真乃当世奇男子!”
董平道:“乱世为人,唯力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