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家中,众人坐定,没有外人,说话便少了许多顾虑。
徐宁道:“朱盟主是为了围剿梁山的事来找我?”
朱武笑道:“找你何用,朝廷调令,你也不能不去。”
徐宁叹道:“各为其主,你我也只能刀兵相见了。”
宣赞道:“不止我们这路军马,还有四路均由朝廷名将领军,武艺不在徐教师之下,梁山恐怕在劫难逃。”
朱武道:“在下有一事不明,还望三位不吝赐教。”
徐宁道:“但有所知,无不尽言。”
朱武道:“秦明、呼延灼、董平三员虎将,任意一路征剿梁山,梁山都很难侥幸,如今朝廷三路并发,还加上徐教师、索超一路,张清一路,这是要将梁山人马连根拔除?还是要将绿林好汉一网打尽?”
徐宁笑道:“朱盟主心思玲珑剔透,心中必然已有答案,只是想借我的口验证罢了。”
朱武微笑着默认。
徐宁续道:“只是为了剿灭梁山,朝廷确实不必费这么大的周章。其实围剿梁山就是一次实战练兵。”
朱武道:“真正的目标是大辽?”
徐宁笑道:“这次朱盟主却料错了。”
朱武一怔,居然不是辽国,不由自主地问道:“难道是王庆?”
徐宁道:“不,是方腊!方腊在两江、两淮、两浙地区占领了八州二十五县,已经养成气力。江南富庶,是朝廷的粮仓和财源,被方腊占领后,朝廷财政收入锐减,长此以往,必将伤及元气。因此,趁着朝廷现在与辽国的关系有所缓和,蔡太师决定首先会是南下,消灭方腊,避免日后南北腹背受敌。此次对梁山用兵是一石三鸟之计。第一,根除梁山之患,说不定还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绿林联盟’;第二,瞒天过海调动五路联军,迷惑方腊,使之疏于防范;第三,联军从济州沿水路南下扬州,直逼江南军的润州前线。”
朱武道:“原来如此,动用凌副使的炮军,也是为了解决隔江进攻的难题对吧。”
凌振道:“战术设计的问题自然瞒不过‘神机军师’。江南水路纵横,方腊军惯习水战,而水军历来不是朝廷的强项,刘梦龙辛苦组建的水军又被朱盟主一举歼灭,因此以往征讨方腊均无功而返。宰相府、枢密院便想利用火炮的射程和攻击力,隔江进攻润州,一旦打开润州城门,江南军便无险可依,朝廷马步军便有了用武之地。梁山水泊正好可以作为隔水炮战的练习场,所以这次便派我随征。”
果然如此,尽管朱武没想到打梁山竟成了朝廷征讨方腊的前哨战,但梁山水泊成了凌振炮军的试验田,却在预料之中。
蔡京、童贯确实有些战略头脑,辽国愿在塞外,楚王王庆、晋王田虎占据的河北、淮西都是西、北贫瘠之地,不能动摇大宋根本,山东和江南却不同,都在中原腹地,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若能一举平定,朝廷就不怕跟西北打消耗战。
从战略上讲,江南进可攻,退可守,方腊才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梁山充当了炮灰的角色。
不过这样的话梁山的地位就有些尴尬,打输了自不必说,万事皆休,一旦打赢了,却是为方腊消除了一次威胁,这算怎么回事。
谈起正规军作战,流浪汉出身的刘唐、县都头出身的雷横完全插不上话,大眼瞪小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