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康里定安相信火总有熄灭的时候,那时便是小兔崽子们的死期。
可是这场大火也招来了位于霸州益津关、雄州瓦桥关、保定军三处的宋朝驻军,兵不多,各一个营五百人汇聚到这里。
这些宋军是来救火的,看见辽国军队之后蒙了,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走出了国界。
辽军一看被宋军发现,发声喊,在李集等将领的率领下,向宋军发起攻击。
这是宋辽正规军自“澶渊之盟”百年以来第一次交锋,就被朱武遇上了。
辽军只有不到八百人,宋军却有一千五百人,但是宋军兵分三处,互不统属,常年不事武备,战斗力低下,又没有能力出众的将领,被辽国铁骑一冲便溃不成军,四散逃窜。
但是这么一来,给了朱武的饮马川军逃走的机会。
辽军杀散宋军之后,康里定安想起来还有一群小兔崽子,再回头找时,哪里还有踪影,气的“呜哩哇啦”一通。
饮马川军侥幸逃出,心有余悸。
朱武也是头一回与辽国人交锋,发现与汉人的风格迥异。汉人多疑,往往做事三思而行,但辽人则直来直去,说干就干,不计后果,所以朱武在于康里定安交手中,算计失灵,险些吃亏,这也给朱武敲了一个警钟,不能用汉人的常规思维去揣测辽人。
朱武拿不准辽军会不会锲而不舍继续追击,因此不敢停留,率领饮马川军专走小路,穿过仍属宋辽边境上的莫州、瀛洲,数日之后来到位于河北东路南部的冀州,方才定下心来。
一路上朱武思考辽军进攻宋境的初衷和可能造成的后果,越想越觉得意义深远,很可能会改变天下的势力格局。
辽军敢于进入宋境试探性的进攻饮马川,意味着对可能引发的反应有充分预判,绝非一时心血来潮。
饮马川是一座土匪山寨,可以说是宋朝官府的敌对势力,辽国进攻饮马川算不上挑衅大宋朝廷,但毕竟侵犯了大宋边境,因此宋廷的反应至关重要。
一旦宋廷应对不力,便给了辽国全面侵宋制造借口,维系边境和平上百年的“澶渊之盟”便成了一张废纸。
辽国选择在这个时候试探大宋,就是趁大宋境内河北田虎、淮西王庆、江南方腊群雄并起的节骨眼上趁火打劫,运气好说不定可以颠覆大宋,入主中原,最不济也能分一杯羹,获得大片土地,继燕云十六州之后,把疆土再向南拓展至黄河流域。
朱武联想到辽国曾经派使者到过汾州,要封田虎为辽国的晋王,由于田虎手下两派意见不合,田虎自己也不倾向于投靠辽国,因此自立为晋王。此事充分说明辽国在大宋境内物色代言人,既然联系过田虎,就难保没联系过王庆、方腊,并且,这二人答没答应尚未可知。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辽国迫不及待的自己动手了。若王庆、方腊其中之一果真与辽国联手,南北夹击,后果不堪设想,大宋江山就真的危险了。
《孙子·谋攻篇》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朱武打算去趟辽国,亲自探查辽国朝野对待这件事的态度和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