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保料想,陈进忠一定又在附近准备逮自己。
果然走出养心殿没多远,他就遇到了陈进忠,忙点头哈腰的问:“师傅,您老人家怎么在这儿呢?”
陈进忠似笑不笑,道:“你小子,最近好一阵没见,都干什么去了?”
王进保左右看看,又露出他那副呆傻的模样,陪笑道:“师傅,您还不知道我,就那点小本事,当然是给皇上办事去了。”
陈进忠点头笑笑,问:“你又去调查谁了?”
王进保低声答道:“和硕淑慎公主。”
陈进忠惊了一下,又做出镇定的样子。
和硕淑慎公主是先帝雍正的养女、先帝兄长废太子胤礽的亲生女儿,也是三阿哥永璋的岳母。
雍正虽收养了这个公主,追赠废太子为理密亲王,但顾忌着曾有过的皇位之争、兄弟残杀,终究对理密亲王的儿女有防范之心。因此淑慎公主是远嫁,以免有与朝臣勾结的机会。
乾隆即位之后,又忧心理密亲王的余党在外作乱,因此将淑慎公主之女赐婚永璋,居于京城,使为牵制。
而永璋的福晋在嫁给永璋时,永璋已经是被明令过不可能继承皇位的,福晋难免怄气,夫妻感情自然好不到哪去。
王进保压低了声音,对陈进忠说:“三福晋和淑慎公主的通信,那是真多!尤其是在三阿哥过世之后!要说嘛,这母女之间写家书,那也很正常,可是这淑慎公主毕竟是理密亲王的女儿,皇上不能不怀疑她别有用心,所以要奴才设法去查查她们家书里都写了什么。”
陈进忠点点头,问:“那你今天是查完来回话的?”
王进保笑答道:“师傅英明!从信里看,淑慎公主不过是因为女婿病故,关心女儿而已。倒是三福晋,一再要求淑慎公主入京相见,说有要事必须当面相告。奴才觉得,这三福晋也太天真了,怎么就不明白,淑慎公主那身份是不可能轻易进京的!”
陈进忠又点点头,继续问:“皇上听了家书内容,有说什么吗?”
王进保挠着头,假装糊涂的答道:“皇上说,他知道三福晋想说的‘要事’是什么,还说他有办法让三福晋满意,这样,她就不会再要求淑慎公主进京了。奴才也没听懂什么意思,皇上就打发奴才出来了,还吩咐奴才此事不可外传。”
说到这里,王进保又笑嘻嘻的看着陈进忠,继续说:“但是,奴才知道,只是‘不可外传’,师傅又不是外人!”
被乾隆故意打发出来两次之后,陈进忠自然感觉得到乾隆的不信任,因为王进保的误导,让陈进忠总以为这种不信任是从他误杀三阿哥开始的。
他先前就曾担心三阿哥的眷属有报仇之心,可能对自己不利,但总自我安慰,认为乾隆会护着自己。
现在,他疑心乾隆的能让三福晋满意的“办法”可能是除掉误杀三阿哥的人,以免淑慎公主真的入京。
毕竟,比起理密亲王的后人万一作乱、可能引起的麻烦,乾隆肯定会选择牺牲自己。
陈进忠忽然觉得浑身冒冷汗,心中难免开始思考应付的对策,默默想起一句话: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乾隆反复思索着王进保带来的关于钱氏老夫人的消息,不能不怀疑钱氏就是自己的生母。
生在皇室的他,一向都认为,越是不可告人的、鲜为人知的事,往往越接近真相。
自从他记事开始,就一直在关注每一个可能与生母有关的消息,登基之后,更不曾放弃追查线索,只是碍于太后,他始终秘密进行。
因为王进保说,钱氏到陈家不足半年就生下了懿泽的母亲,乾隆特意让人去查了懿泽之母陈氏的年纪,结果发现陈氏比自己小六岁。
这说明,钱氏逃到陈家的时间,是在乾隆出生之后、从圆明园回雍亲王府之前。
乾隆于是更加觉得钱氏就是自己的生母,他推测,钱氏可能是在被雍正宠幸后,从热河行宫宫女变成了雍亲王府的侍妾或者丫鬟。
而当年,钮祜禄氏无子,为夺子意欲杀钱氏。钱氏为活命,逃出雍亲王府、逃出京城,一路逃到杭州陈家。
只可惜,钱氏在观保家眷入京后不久死去,当时正赶上永琪与懿泽筹备大婚,陈氏和懿泽等都未能去奔丧。
懿泽的舅舅陈可斋也因守孝之故,没有来京为懿泽送嫁,因此,乾隆从不曾见过陈家的人。
且说,懿泽的舅舅陈可斋,是现任浙江巡抚,依然住在钱氏住过几十年的杭州陈家。
乾隆心里突然有一种冲动,他想要亲自去杭州一趟,看看钱氏生活过的地方,会不会有迹可循,或者亲口与陈家人谈一谈,是否能捕获更确切的线索。
但是,他作为一国之君,有什么理由去杭州呢?
又一日,乾隆在养心殿批阅奏折,脑海中仍然想着关于钱氏的问题。
陈进忠在一旁伺候着,总像丢了魂一样的不安,因为他买了江湖高手去拦路截杀三福晋,尚不知是否得手。
突然,门外的王进保报:“太后驾到!”
转眼间,太后已经进来,王进保在门口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