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2 / 2)

长安小绣娘 此冬无雪 1993 字 2021-05-11

程循的脸腾的就红了,下意识的四下去看,幸好大家毒急着去躲雨,街上并没有什么人。

姝娘,这是在街上!

在街上又怎样?陆令姝不以为意,我的男人我就不能亲一口了?难不成你还想要我去亲别的男人?

那自然不成!

程循坚定的一口否决,他紧紧地握了女孩儿的手,姝娘只能是他一个人的!

不过,说真的程大哥,陆令姝笑过后,慢慢敛去了面上的笑意,你有没有觉得最近安国公怪怪的?

说到薛琅,程循面上的热度也退的飞快。

沉默片刻,他说道:不会的,他是我的朋友。

我倒也不是怀疑他!陆令姝怕他不高兴,忙说道:就是,就是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刚才你别看他给我伞,还对我笑,但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和从前不一样!

算了,可能是我自己多想了,不过程大哥,我还是想说一句,你不要嫌我多嘴。

不会的,你说。程循正色道,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程徽娘和王绍进了一家饮子店,等了足有两刻钟才等到店家将热饮子端出来。

后厨的料临时没了,又去补得,郎君和小娘子勿怪,咱们这酒不收钱了!

不收就不收,没人嫌银子的,程徽娘拦住了王绍欲推辞的手。

我们快些回去吧,陆姐姐该等急了。她说道。

好,我们这就走。

王绍嘴巴这么说,心里却想,就让那个臭丫头多等一会儿呗,谁让她刚才戏弄他的!

两人一出门,正好撞见共乘程循和陆令姝。

程徽娘在店里,竟不知外面下雨了,看陆令姝衣裙半湿,便知自己犯了错,上前道歉。

陆令姝忙说没事,程循扔给她一把伞ashash当然不是薛琅那把,说道:下次不要玩的都忘了时候。

程徽娘冲程循甜甜的笑:好,阿兄,妹妹知道了。

三个人都有伞,只有王绍没有,王绍觉得这样很不妥,问程循,你为什么不带个大一点的伞?

好让他和徽娘也共撑一伞,这个男人,只顾着自己享受!

嘿,怎么给你个筐你就知道下蛋!陆令姝忍不住讥讽他道:王郎君那么有钱,糖葫芦都论斤送,买个把伞有啥稀奇的,你若是程大哥的弟弟,他肯定也多给你带一把伞!

你!王绍要气炸了,刚要开口,程氏兄妹两人齐齐送了他一个班主任的死亡凝视。

陆令姝冲他做鬼脸。

好好,只有我是多余的。

王绍嘀咕一声,转身跑开了。

程循是来接程徽娘的,其实也是抱着能见一面未婚妻的心态,现在两人好容易见上了一面,连对视一眼都许久移不开目光,程徽娘想走又走不了。

程夫人让程循出门去接她,她总不能半路自己回去了,这样程夫人肯定会猜到程循的小心思,故而程徽娘忍了这两人一路终于到了秦国公府。

程循将陆令姝送到门口,陆令姝请两人进去喝茶。

不用了。

程循婉拒了,反正进去之后也就只能喝杯茶,肯定是见不到她的,他恋恋不舍看了她好一会儿,看到徽娘都忍不住想自己回去了,才说道:等我,姝娘。

等十日之后我来娶你。

陆令姝当然明白他的意思,嘴角忍不住翘得高高的,冲他露出一个又甜又娇媚的笑来。

好,我等你!

半夜,秦国公府太夫人院子里忽然亮起了十数盏灯笼,灯火通明。

几个举灯的婢女来回穿梭,又是捧衣又是端热水,伺候着崔太夫人穿上了衣服。

冬夜寒风刺骨,开门便有风寒之气扑面而来。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去了隔壁的耳房。

那里面住的是陆令姝。

怎么回事?

崔太夫人坐定在榻边,见外孙女满头虚汗,瑟瑟发抖,不由问道。

是发烧了!刚刚奴婢起床为娘子掖被角,发现娘子身上烫的很!

崔太夫人忙打发婢女开钥去请医师。

医师过来,又是一阵忙乱,开了药赶紧给陆令姝喂下去。

崔太夫人忙问如何。

医师摆手说道:没什么事,就是普通的发烧,昨日下了雨,想是小娘子着了凉,初春总是容易风寒的。

陆令姝白天出门的时候的确没带伞,因为众人都皆以为那样好的天气是不会下雨的。

崔太夫人这才放了心,留了方子,请人将医师送出去。

然而喂了药直到晌午,陆令姝的病情依旧没有好转。

崔太夫人又将医师请过来。

不应该啊!

医师重新切脉后,揪着胡子苦思:明明只是普通的风寒,怎么这些药会不管用?

他紧接着又重新开了一副药。

然而一个时辰,病情不仅不见好转,陆令姝反而烧的更严重了,原本白皙小巧的脸蛋儿,呈现一种病态的晕红,额头滚烫。

崔太夫人呆呆的看着榻上的外孙女,没来由的,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

去请医师,去请医师!

愣了半响,她猛地立起来,喊道:多请几个!什么赵医师王医师、孙医师统统请过来!

秦国公府闹翻了天。

一开始刘氏看着围的水泄不通的院子,还纳闷道:不过是个风寒,怎么老太太闹成这样,至于吗?

然而医师们流水一般的进去,又皆摇着头出来。

她渐渐看出不对了,慌乱道:不会真出什么事了吧,九娘还有九天就要成婚了!

秦国公也是眉头紧蹙。

你还是赶紧去宫里求求皇后娘娘,让她送几个御医过来吧。

侄女成婚前死在家里,太不吉利。

而且没几个月十八娘也要嫁了。

刘氏虽然不喜陆令姝,但也不想再关键时刻掉链子,忙准备好了要入宫。

不过没等她进去,宫里就送来了御医。

是独孤贵妃送来了御医,人称孙医正,有名的医科圣手,据说包治百病,独孤贵妃的儿子小时候体弱多病,每次都是他药手回春。

崔太夫人见到孙医正,仿佛有了希望,孙医正给陆令姝切脉,询问病情的时候,她都事无巨细的交代了,唯恐遗漏了什么,就要紫竹和梅香二婢补充。

孙医正看完了,也想前几个医师一般捋着胡子。

崔太夫人殷切的问:孙医正,请问开什么药好?

参汤就够了,最好是千年的老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