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周怡宝做到了,她让全国的国民,乃至世界,注意到了中医的重要性。
老祖宗的东西,她传承了下来,也让国民珍视起来。连同品茶论道,连同书法,她一并给人们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周怡宝开药方时所用的书法,是一手扶柳小字,是失传于古秦时代的字体。没有人问过周怡宝这种书法,是如何习得的,人人只知,周怡宝的外公写的一手好字,而这种扶柳小字,受到了人们广大的热爱,特别是青年人。
尤其是女孩子们,几乎人人都模仿起这种字体来,各个拿起了毛笔。
有不少媒体开始讨论,用毛笔写字,究竟是社会的倒退,还是进步?
国内的声音,反响剧烈。
回归用毛笔写字,怎么能够称之为社会的倒退?老祖宗传承下来的东西,全部抛弃了不要了,就能称之为进步了?
温颜看到这样的讨论之时,都会笑一笑,周怡宝已经实现了她最高的理想。
温颜还记得儿时见到周怡宝的时候,问及周怡宝将来长大以后想做什么。
周怡宝说:我想要将我认为对的东西,告诉所有人。虽然可能只能影响一个人,两个人,但是,总有一天,会成为锐不可当的力量。那一天,是我认为最美好的一天。
若是别人,会以为经过岁月的冲刷,周怡宝的这番话,只会是儿时的一句戏言。
再看,少年时期的周怡宝,花边新闻缠身,就像是一个被宠坏的公主,不可一世,私生活混乱。
然而,温颜相信,这不是真正的周怡宝,真正的周怡宝,在经历苦难和挫折之后,终于抵达了理想的彼岸。
她影响了不是一个人,或是两个人,而是千千万万的人。
有时候,苦难挫折和困境,会打败一个人,也会让一个人真正的站起来。
哪个年少不迷茫?
哪个年少不轻狂?
此时此刻,温颜坐在电视机前,新闻里放着周怡宝的照片。
那张经过了岁月铭刻的脸,还是那样的好看。他们从上个世纪,走到了下个世纪,他们穿越了山河,最后并没有牵过手。
然,他的心底,依旧有她。
一个,是他的表弟,是他终身的挚友,一个,是他的青梅,是他终身的初恋。
连亦琛和周怡宝是注定在一起的天造地设。
而他,并不至于成为他们一对璧人故事中的路人甲,已经是上天的恩慈。
温颜笑笑,母亲温媛前几年还在为了他的婚事着急、跳脚,甚至骂骂咧咧逼起婚来,温颜从来没有想过温柔的妈妈,也会有这样的一天。
但,母亲终于还是作罢了。
母亲说:“颜儿,这是命数。”
于是因着父亲去世,孤独的母亲,索性陪了他的姑奶奶,到元山寺修佛去了。她说,她看着他这儿子,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叫她,不知如何是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