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强迫(1 / 2)

剑在匣中藏 方知同 1550 字 2020-04-11

献帝的寿宴结束,远道而来的客人全部返程,太子殿下这才腾出手来,对付那个差点把他推入万劫不复之地的恶贼丁明。

说实话,小偷哪里都有,大盗也不稀罕,甚至比“六爪神猴”能耐更高、罪过更大、影响更恶劣的,献朝百年历史上也出现过不少,但是没有哪一个,像丁明这样让太子简直恨之入骨。

他早不偷晚不偷,偏偏在献帝五十寿诞到来之际出来偷,满世界那么多宝贝他不眼馋,偏偏挑皇子送给圣上的寿礼下手,让献朝泱泱大国之威在外邦使者面前几乎扫地。

若这案子没有及时告破,他头上的这顶太子金冠,怕也是带到头了。

他当了二十三年太子,还从没有如此狼狈过,自然对始作俑者丁明恨得牙根痒痒,查明案情之后便毫不留情判了斩刑。

若说寿诞举办之前,太子压下此案,不破坏父皇过寿的心情和举国同欢的氛围,也在情理之中。如今寿宴已毕,将此案高调宣判、闹市行刑,宣扬献朝“以法治国”的宗旨,杀一只猴儆天下所有不安分守己的鸡,便非常有必要。

于是乎,丁明很不走运地成为了献朝历史上第一个因盗窃被判处死刑的人,定于七月十五于菜市口行刑。

鬼节做鬼,倒也应景。

这消息一传出去,无论是江湖高手还是普通百姓,基本上都觉得丁明是罪有应得。即便他手上没有沾过人命,但损害闺阁女子清誉已是劣迹斑斑,更兼藐视皇家威严,砍了脖子上这颗脑袋,算不得冤枉。

于是乎,丁明即将赴死还不算惨,举国上下没一个替他叫屈,才是真正的可怜。他关在牢里,享受着死刑犯临刑前的最后优待,心里恨烦。倒不是烦要送掉这条小命,他烦的是自己活了快三十年,至今仍是孑然一身,没有家人也没有朋友,有个师父也下落不明,搞得死到临头,连个为自己喊冤叫屈道可怜的人都没有。

从这一点上看,他觉得自己很失败。

他要是知道,这世上还有两个人替他觉得不值,或许心里还会好受很多。只是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两个人一个是把他拖进大牢的陈青水,另一个是和他八竿子打不着,活在云端的大公主,宋琢。

青水替他不值,自然是有很强的愧疚心理在里面,而宋琢的态度,则完完全全出自一视同仁的悲悯之心——她既能觉得青水偷夜明珠不该判斩刑,那不管真凶是谁,自然都觉得罪不至死。

毕竟,在这位见惯了世间富贵的大公主眼里,一颗能发光的破珠子算什么!

在这种救人性命的危难时候,同理心也是分高下的,陈青水作为一个普通百姓,同情就没什么用,而宋琢作为备受宠爱的公主殿下,怜悯就能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最起码,她可以直接见到主宰丁明生死的审判者,并为他说好话。

对这个唯一的亲妹妹,太子殿下一向是有求必应,可这起案子牵涉太多,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松口。便是可以放下自己心中的恨意,他也不得不对父皇有一个交代,退一万步,即便父皇眼里放不下这种小毛贼,他也绝对不敢疏忽。

本朝推行重典治国,刑律之严苛比前朝重了数倍,而这都是献帝一手推动形成的局面。若自己这时候松手开恩,岂不是要叫父皇以为自己对他制定的国策有所质疑,从而怀疑到自己已经翅膀硬了,太子竟敢和皇帝叫板了?

太子越想越怕,怎敢有半点放松,头一次面对妹妹的撒娇哭闹无动于衷,最后还一怒之下,把她从东宫赶了出去。

宋琢何曾受到过这种对待,不甘之余更添伤心,当下便委屈得掉泪,坐在东宫门口大哭起来。太监宫女们何曾见过这等场面,既不敢劝也不敢拦,只得飞快去禀告皇后娘娘。

援兵未到,青水却在太监的引领下来到了东宫门前。

老远,他就听见了公主的嚎啕哭声,梨花带雨的样子映入眼帘,连他也跟着有些伤心。碍于身份,他也不便过问公主的伤心事,要直接进去,公主却在这时发现了他,一伸手拽住他的衣服,哭声停了下来。

青水吓了一跳,连忙退开两步,便要跪下行礼。

宋琢将他喝住,好奇问道:“你怎么进宫了?宋珠召你进来的吗?”

听到公主殿下直呼太子姓名,一圈人的脸色都不好看了,但也都见怪不怪。唯独青水头一次听,吓得眉头拧成麻花,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说话呀,你!”宋琢催问道。

“是太子殿下召见!”青水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