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后。
襄县的城门外,已经垒起了数座京观。
全部由突厥人的头颅制成!
每一个京观的顶端,都被插上了写着李懿二字的大旗!
城头上。
李将军,您接下来要去哪里呀?
于县令搓了搓手,问道。
李懿看了底下的京观一眼,转头朝着县令,以及他身后的百姓们拱了拱手。
此间事了,本将即刻便要出发,驰援幽州其他的县城了。
他身姿挺拔,声音高亢道:
突厥还在屠戮我大唐子民,李懿不敢坐视不管,且要尽些绵薄之力才是!
话音刚落,于县令身后的百姓们便开始喧闹了起来。
一个年过四旬的中年妇人道:
李将军,我愿随你一同杀突厥!
她离得最近,李懿听清了这话后,不由得一愣。
这是什么意思?
老百姓们要跟他一起上阵杀敌?
随即,后面的一众百姓的高呼也传入了李懿耳中。
几乎所有的老弱妇孺们都在向他传达一个讯息。
ashash他们,要跟着李懿和三千铁骑一起,上阵杀突厥!
他们想要报仇!
于县令此时也朝着李懿拱了拱手道:
李懿将军,您也听见了,百姓们都想要随你一同杀敌。
李懿沉吟片刻,而后问道:
我记得你说过,如今城中百姓还有大约五千,对否?
于县令点了点头,道:
如今看来,五千百姓都想要跟将军一同上阵。
李懿皱眉道:
若是如此,那么城中便无人了啊!
一旁的胡校尉插话了:
无人又有何妨?这城外的突厥人已被将军杀光了,还有谁敢来劫掠襄县!
李懿点了点头。
是这个理。
李懿望向了县令身后,城墙上满满当当站着的百姓。
他们有的只有十来岁,人还没马高。
有的已经是中老年,再也不复青壮之时。
更多的,是一些妇人,她们虽然不如男子,但农妇时常做工做活,气力也不小的样子,都是些健妇。
这些人聚集在一起。
他们早已经没有了后顾之忧。
家人,几乎都在这场惨战中死干净了!
在他们心中,李懿这个人的存在,便代表着幽州的安稳。
三年前,李懿还在幽州镇守边关,经略此地之时,他们都是李懿治下的。
当年幽州的百姓,在李懿的政策之下,可以说过得比关中都还要富庶!
又无外敌劫掠,又能够吃饱穿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