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章家的货物(2 / 2)

仓大使偷看了诸葛仪一眼,不敢怠慢,连忙招呼人上前,将笸箩里面的小米一斗斗地装进口袋,最后发现周从哲这一次放出的小米不多不少,正好是五斗,而且最后一斗还稍稍冒尖了一点。周从哲道:这样一次放出的粮食,刚好是五斗,一次五斗,两次一石,如此计算起数量来就方便多了。还可以用口袋直接接在这木桶底下,五斗粮食可以直接装进口袋,可以省下不少工作。原来那木桶下口有一圈特殊的皮带,可以将口袋锁定在木桶正面。否则若是由人来接住的话,五斗粮食一下子砸下来,人根本抓不住。

有了这套设备,船卸得极快,先是1000石小米,然后是500石糙米,最后是高粱米,很快就一一卸下,把一群负责运粮的兵丁累得直不起腰。

吴尔功和诸葛仪一直守在卸粮现场,察看粮食质量和数量。章家这次送粮果然极为讲究,粮食质量都不差,数量上也都有盈余,果然是足质足量。

粮食和饷银卸完之后,时间已经到了傍晚。这时另一艘大船靠上码头,水手们在周从哲指挥下,将各种货物都运一些上岸,分门别类地堆放在码头上,请吴尔功和诸葛仪验看。

两人一看就发现,这章家带来的各种兵器质量都十分精良,正是他们所急需的。此时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得到兵器的补充,而且他们也知道,即使得到一些补充,那些兵器之中也要挑挑拣拣,堪用的不一定能够过半。章家这些刀枪兵器,竟然全是好钢打造出来的,而且刃磨也十分用心,基本上拿起来就能用。那些弓弩和配套箭枝质量同样不错。

两人再三权衡之下,最后还是把章家运来的全部500把腰刀、1000柄匕首及2000枚枪尖全部留下了。至于那800张弓和100张重弩,他们同样不会放过,配套的20000枝羽箭及5000枝弩箭当然也没有放过之理。

这次章家带来的火铳很少,只有40支,都是传统重火绳枪,是军械厂专门为贸易需要打造的。这种火绳枪与此时流行的火绳枪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做工精良,重量比同等威力的西方火绳枪轻了两三斤。

吴尔功对这些火绳枪极为满意,想要多买一些时,周从哲却没有马上答应。军械厂的生产任务极为繁重,正忙着为章家自己的新兵制造线膛枪,以及为新下水的船只铸造火炮,完全没有精力做这些低端的武器。周从哲只是推说能够打造火绳枪的匠人太少,只能等将来再有产出再卖给他们。

最后结账的时候,可是把吴尔功心疼得够呛。腰刀25两,匕首8两,枪尖5两,步弓20两,重弩80两,火绳枪60两,各种箭枝都是一两80只,所有这些算起来,就要五万七千多两白银,再三划价也只抹掉了一点零头,仍旧要白银57000两。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ulcss="list-inline">

<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