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带着鸟粪去青岛(2 / 2)

这就是胶州湾,大文朝沿海最好的天然良港,我们的码头在最里面。站在浮玉双身旁的孙海平简要地介绍一句,接着转头命令身旁的水手:进港,我们先靠泊,命令其他船在距离码头一里外下锚,等待命令。后面跟随的五艘船上人员成分太复杂,他要先与岸上接洽好之后再让这些人上岸。

随着船只驶向海湾内部,最北端伸入海湾的两条长长的栈桥渐渐展现在浮玉双的眼前,栈桥上分别树立着一些高大的木头架子,上面还有风车在缓慢地旋转,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一艘两头高高翘起的宽大福船停泊在其中一条栈桥边。

岸边有一大群人在劳作,靠近之后才发现,这些人正在使用砖石砌着码头,看来是在修建昂贵的石码头,一辆辆牛车从远处运来一车车红色的砖或者石头,还有一些类似灰土的东西。整个码头上都是一派忙忙碌碌的景象。

远处的山脚下,有一些院落,院落里面有高大的烟囱或风车竖立着,不知道是些做什么的工场。

在院落的外围,一队自卫队员步伐整齐地走过来,远远地传来嘹亮的歌声。浮玉双可以确定那是自卫队,因为每人都扛着那种带有古怪形状把手的长枪。

他乘坐的章家广船停靠在那艘大福船的旁边,船上的自卫队员们正约束着临时被征做水手的海盗俘虏或奴仆整理帆缆,做着靠岸之后最后的整理工作。浮玉双不清楚章家的水手们为什么要把船上的一切整理得如此干净整齐,为此花费如此大的精力到底值不值得。

在他们完成靠泊之后,从远处起来的那一队三十多名自卫队员已经提前来到码头前,一个身材高挑的年轻人站在队伍的最前面,静静地看着船上的水手们进行靠泊工作。这个年轻人并没有穿自卫队的制服,而是穿着一件书生的长衫。

三老爷来接我们了!看到这个年轻人之后,旁边的孙海平一下子激动起来,一改平时的沉稳,跳着脚朝栈桥上挥手大叫:三老爷,我们回来了!

浮玉双有些诧异,孙海平虽然只有不到三十岁,平时处事却十分教练沉稳,此时见到这个年轻的三老爷,竟然像远游的孩子见到家乡的父母一般,激动成这样。这个三老爷太年轻了,好像还没有二十岁吧?浮玉双心里暗暗猜测道。

这时,自卫队员们将码头上一个高高的木头架子推了过来,这个架子是带轮子的,一道带扶手的跳板从架子上缓缓落下,前面的两个铁钩搭在船舷上。孙海平不待跳板完全搭好,手扶船舷纵身一跃就跳到了跳板上,接连几个跳跃便来到三老爷面前立正敬礼:报告三老爷,贸易船队回来了。他回身一指下锚停泊在远处的其他几艘船,说道:俘虏了几艘海盗船,就多运了一些货物回来。随即双低头说道:战斗中损失了一些弟兄,是我指挥失误,不然不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