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超级大采购(2 / 2)

只是船虽然装好了,他们却无法出海,因为台风来了。这个时代当然没有天气预报,水手们凭经验判断即将变坏的天气,在港里面做好准备,等待台风过去。

这次台风恰好从附近登陆,慈溪的风力相当大,而且海水被台风推动在杭州湾的喇叭口里面形成了风暴潮,海水倒灌上岸,将比较低洼的田地淹没了许多。

章家的两艘大船虽然下了双锚,又紧急雇佣当地人运了大量石头到船上压舱,仍旧被风暴推动撞击码头,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破损,其中一艘从黄梅岛缴获的广船更是直接搁浅到了岸边。

风暴消散,洪水退去之后,又花了近十天时间修船,然后才离开慈溪,返回南通。

在南通,宁标没想到孙少杰已经把分号建设到如此规模,将来开业之后,这里将由他来做大掌柜,此时他就要开始熟悉这里的各项业务了,原本的打算也是在他完成杭州湾采购之旅后,便留在南通与孙少杰一起做分号的准备工作。

十几天后,四名徽州商人的船也到了南通,而汪福成从泾县订购的宣纸也送到了这里。

宁标和孙少杰他们从各地采购的货物之中,有一部分是准备留在南通直接销售的,将这些准备留在南通的货物卸下来之后,去盐滩岛送物资和奴仆的船也回来了。

孙少杰将需要运回即墨的货物重新整理之后,装满了三艘大船。那些火硝和硫磺并没有装在大船上,这些东西毕竟太危险,万一发生火灾就会将一艘大船彻底报销掉。这些易燃物被单独装载在一艘小船上,拖在了大船后面。这是章泽天想出来的主意,在经过有经验的老船工讨论之后确定的。

除了易燃品船之外,船队后面还拖了几个由大毛竹编成的巨大竹排。这是章泽天让他们帮助采购的一批竹子,用来制作水管、水壶、餐具及一些茶叶等商品的包装的,山东基本不产竹子,要大批量使用的话只能从南方采购了。

竹子体积巨大,运输时需要占用大量的舱位,运输的成本太高。本来从海盗手中缴获的船只不少,但是在扩大了采购范围,并决定运输鸟粪之后便没有了装竹子的地方。孙少杰与船工们反复商量之后,在当地请几位老竹匠把采购到的竹子编成了大竹排,像船一样在海里拖行,以节省运输空间。

竹匠们用竹篾拧成的竹索捆绑联结需要运输的毛竹,最后组成类似船形,并试验性地在竹船上树起了桅杆,准备在顺风的时候尝试着挂起风帆加快速度。竹子中空,浮力大,即使无法单独航行,估计拖回山东去问题也不大。

唯一需要担心的是这些竹船在海里会不会散开。为了避免竹船散开后家里无竹子可用,他们一共制作的四个大竹船,竹子的价格反正不贵,多采购一些总不会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