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少杰没有在松江停留,把章泽天送给他的各种肴记零食表现出不小的热情,却对章泽天扩建码头,以及关押大量海盗与山匪作苦力的行为有些不屑一顾,用他的话说,就是山东的商业基础太差,很难在短时间内发展起来,如果前往交易的船只太少的话,码头的成本都收不回来。
而且朝庭对于海贸总体上持反对态度,目前正式开放的贸易港只有福建的漳州,广州和南通算是私下交易,只是距离京城比较远,朝庭一时管不过来而已。山东就在京城的咽喉之处,青岛距离京城虽然相对较远,朝庭也不会容忍太过无法无天的大规模贸易,是以他并不看好。
至于那些被章泽天强制劳改的匪人,平时或许是不错的廉价劳动力,但是万一有什么变故的话,就会成为肘腋之患,那些人不是善类,总体还要小心为妙。徐光启没有见到过自卫队的战斗力,虽然从孙少杰口中听到的战力强悍,在徐光启的想象中还是无法与官军中的战兵相比的。建立这样一支私人武装,一时或许能够威慑一方,但总会被官府忌惮,现在的孙元化看在他的面子上不会如何,以后万一换一个巡抚,被剿灭了也不是希奇之事。
想到此处,徐光启甚至有些开始担心自家闺女,担心她以后会受到章泽天的连累。如此看来,这婚事稍稍拖延一下,也不一定是什么坏事。
这些想法徐光启当然不会跟孙少杰明说,只是让他在北返之前再来松江一趟,他有信要捎给章泽天。这信如何措辞他还没有拿定主义,不过劝说一下,让章泽天低调发展总是没错。
离开松江来到南通,孙少杰直接拜访了义和源号的明大礼掌柜。春节前托明大礼出售的那些海象牙已经全部脱手,收入比预计的还要更多一些。明大礼在经商上相当讲究,并没有隐瞒多出来的收入,全部给孙少杰结算了出来。听到孙少杰说起那些西洋瓷器在澳门卖出了好价钱,明大礼也不眼红,只是称赞章泽天有商业眼光。
章泽天上次托明大礼购买的硫磺和硝石已经买好。硫磺比较好买,总共买到了近千斤。
只是火硝这东西在华夏并没有多少产出,明大礼接连搜购了几个月,也不过买到了不到两百斤而已,而且价格还相当昂贵。
章泽天已经嘱咐过孙少杰,这些火硝和硫磺都是自卫队急需的物资,当下不计价格地全部接收了过来。
这次南来,章家并没有新的北方货物运过来,不免让明大礼有些失望。辽东的战事越打越激烈,北地货物便越来越紧俏,章家没有北地货物运到,在他便是损失了一次赚钱的机会。不过章家的货物大宗是药材与皮货,都有固定的行会接洽,明大礼这里能够染指的并不多,所以失望也不太明显。而且章泽天让孙少杰把年初从南方弄到的那些香料运了过来,最终卖给了明大礼,还是让明大礼小小地兴奋了一把。此时产自南洋的香料极为稀少昂贵,章家运来的这批香料不少,其中能够运作的空间相当不小。
事情谈得差不多了,孙少杰最后邀请明大礼明天到他们船上作客。章家往来南通多次,一直守着商船的规矩,轻易不会请外人上船,惟恐坏了船上的风水。孙少杰这次的邀请令明大礼受宠若惊,当即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