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什么?分科考试就已经决定了心怡未来生活的走向,她以后能不能进三中最好的尖子班就全靠这次分科考了。”
“我觉得毕其功于一役的做法是要不得的,努力是要的,但不能由此扼杀孩子的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兴趣,你天天就知道谈兴趣,谈兴趣能让你的女儿进尖子班吗?能让她考上‘985’、‘211’吗?能让她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吗?”
“好好好,我不和你争,你说什么都是对的,我吃饭。”江爸爸缴械投降。
“吃什么吃!女儿就是跟着你学坏了,一天到晚捣鼓你那堆破书,你是想让女儿步你的后尘,当个穷酸老师吗?”
“当老师怎么了!你有什么资格看不起人民教师!噢对了,我差点忘了,您现在可是发改委的刘副主任了。”
江心怡知道,爸爸虽性格温和,可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是他几十年来一直固守的底线,任何人都不能侮辱这个职业,任何人。
“江建华,你阴阳怪气有意思吗?你自己不想一想,你在那破学校教了一辈子书,都头来连个一官半职都没混上,每个月的那点工资,够干什么!你算个男人么?”
“刘美蓉!你太过分了!”江爸爸把筷子摔在桌上,然后愤然起身,摔门而去。
“你有本事就别回来!回你学校过去吧!”江妈妈追到门口斥道。
晚饭闹成这个样子,在江家,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但在儿时记忆里,爸爸妈妈一直都很相亲相爱,那时虽然日子拮据,但爸爸妈妈之间的爱,和他们对江心怡的爱充斥着整个屋子,那时的家,温馨又温暖,从未红过脸。
可是,随着江妈妈被机关单位抽调上去,工作变得越来越忙,渐渐的和江爸爸沟通变少了,交谈也越来越不融洽,他们之间的爱意,在以江心怡能看到的速度慢慢消逝,到最后,演变成相互不理解、埋怨、到争吵,变成了现在这样。
其实,江心怡明白,是妈妈变了。
随着她职位的上升和眼界的开阔,她对爸爸和她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高到足够让她和爸爸无法企及的程度。
就比如她会经常在她和爸爸面前说:“理科好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文科那是笨小孩才去学的。”
她大概已经忘了,爸爸是正儿八经学文考进师范的。
也差不多忘了,江心怡从小在语言方面表现出来的天赋与兴趣,记不得她拿的那些英语演讲比赛的奖了。
江心怡从小就心思细腻、情感敏锐,她从爸爸一次又一次怅然若失的神情中,看到了平静。
平静很可怕,对两个关系最亲密的人来说。
当热情退却,平静浮现,疏远便降临,而感情一旦疏远,等待彼此的,就是终点。
他们会离婚吧。
江心怡不止一次这样想过。
不论两个人最初爱得有多热烈,只要其中一个人有一丁点儿想放弃的念头,爱都会在不经意间慢慢消失。
爱都是在不在意间失去的吗?
她听到了妈妈在卫生间哭的声音。
于是,她决定进理科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