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卷第15章】难解的题目(1 / 2)

首遭败绩之后,李松冷静下来,在草稿纸上反复演算了一阵,发现这道题其实也不算很难,只要弄清楚一个地方就迎刃而解。

那就是:5-2sqrt=3-2sqrtsqrt+2=-sqrt)2

因此这个数应该等于:sqrt-sqrt

它的立方应该等于:-sqrt))=9sqrt-11sqrt

然而对照答案,李松发现自己答得不全面!

标准答案给出了两个结果,除了9sqrt-11sqrt,还有11sqrt-9sqrt。自己漏掉了一个结果,回答不完整,因此不能算是做对了。

这是怎么回事?他回头检查了一下,发现了问题所在:

既然这个数的平方等于5-2sqrt,那么这个数就应该等于sqrt-sqrt或sqrt-sqrt,自己漏算了后一种情况,因此只得到了一个结果。

看到这里,李松不由得感叹:想不到这道题竟然暗藏着一个坑,想要在1分钟时间内面面俱到,考虑得很完整,谈何容易!

李松做了个深呼吸,然后点开了第二道题:x,y都是正整数,且1x+1y=123,请问x,y分别是多少?

啊这……

印象中,李松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题,以前不曾做过。这让他一时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时间流逝。

1分钟过去了,第二道题又挑战失败。

这一回比第一道题还糟糕,他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都没想出解题方法。

他忍不住看了下答案:x=552,y=24。

验算了一下,答案自然是正确的,可这两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呢?

题库没有给出解题过程,他只好到“南瓜视频”里寻找答案。

听了老师的讲解,他才恍然大悟,解题过程是这样的:

123=1)=1+23=1552+124

所以,x=552,y=24

老师还特地进行了归纳:此题的分母23为质数,像这种分母n为质数的情况,应该分子、分母同时乘以,然后就是:

1n=)=1)+n)=1)+1

因此推而广之:

129=1870+130

131=1992+132

等等。

老师也指出:如果分母不是质数,也可以用这种办法,但又不止这种办法,还有别的可能性。

看了解答,李松有些惭愧:这种题型应该属于小学范围,他竟然不会。

现在的小学生已经这么厉害了吗?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李松正准备点开第三道题,忽然听到周围一阵骚动。抬头一看,他发现每个人都停下了手里的工作,拿起手机按个不停。

李松顿觉奇怪,问刘雨辰:“大伙在干嘛?”

然而刘雨辰却没有回答,仍旧在手机上按来按去。过了好一阵,刘雨辰才回过头来,抱歉地一笑:“松哥对不起,刚才太忙了,没空回答你的问题。”

“那现在有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