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卷第146章】土墩后面也不安全(2 / 2)

旺吉努和阿济格连忙起身告辞,他们的部队都在西岸,因此他们得赶紧坐渡船过河,回去指挥战斗。

这几天,旺吉努命令手下在跟东岸土墩相对的西岸边,也挖土建起了一个土墩。两个土墩遥遥相对,对河上的船只形成夹击之势。

几天前,旺吉努的人马损失最大,因此他也很想将功折罪。建起这个土墩后,两岸的清军都可以躲在安全的地方射出火箭,运输船将很难逃出这个编织起来的火网。

现在,清军已经各就各位,就等明军运输船来送死。

吴海平站在船头瞭望,他惊讶地发现,前方不仅东岸,就连西岸也冒出了一个土墩。

他想了想,立刻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嘴角顿时浮现出轻蔑的笑容:敌人以为靠土墩这“一招鲜”就可以吃遍天,甚至还特地新建了一个土墩。他们哪里知道,对于我家大帅来说,这都不叫事!

吴海平冲着后面船上的何广均打了个手势,何广均也注意到了前面的情况,会意地点了点头。

两人示意各自船上的炮手做好准备,来一个先发制人。

炮手们立刻开始目测两岸土墩跟运输船的距离,根据这几天高强度训练得来的经验,迅速调整好了火炮的仰角。

等到两艘运输船行驶到土墩之间的河面上时,吴海平一挥手,所有火炮一起怒吼起来。

土墩后面的清兵正准备点火,忽然看到空中有数个黑点正急速坠落,定睛一看:老天,是炮弹!而且是直奔他们这里而来。

正在观战的多铎和达素,惊讶地看到土墩后面腾起一阵阵硝烟,对面的土墩后面也传来几声爆炸,两人不禁面面相觑:上次明军发射的炮弹不是被土墩挡住,根本打不着人么?怎么这次像长了眼睛似的,直奔土墩后面的清兵而来?

多铎和达素缺乏“抛物线”的知识,自然想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不过有一点两人是清楚的:清兵还没来得及开始行动,就已经伤亡不小了。

有一些清兵没被炸着,射出了火箭。这些火箭大部分掉进了河里,也有少部分落在了船上。

考虑到从船上放箭很难射中土墩后面的敌人,所以吴海平干脆没有安排士兵们放箭,而是挑出几个人,让他们承担起扑灭火苗的责任,以及保护好炮手们的安全,不要被火箭射中。

现在,船上起火,这几个人立刻忙碌起来。他们奋力地扑火,还用桶从河里舀水,往火势大的地方泼,使得火势很快得到了控制。

多铎看到己方损失惨重,十分心痛,正准备下令撤退,然而他抬眼一瞧,发现河里两艘运输船都已着火,不由得开始盘算起来:既然已经付出了这么大代价,如果就此撤退,岂不是便宜了明军?如果能烧毁两艘运输船,那就总算没有白吃亏。

于是他决定再等等看。不久,明军第二轮炮弹发出,清军再次遭遇打击,死伤遍地,多铎再也沉不住气了,下令鸣金收兵。

这下不仅东岸的清兵纷纷离开土墩后撤,西岸旺吉努的人马也是如此。

吴海平可不管什么“穷寇勿追”,见敌人撤退,便下令炮手们延伸攻击,将弹着点分别往东、西方向再前移一下。

这下清军可就惨了。他们正蜂拥着后撤,炮弹在密集的人群中开花,周围又无遮无挡,清军的伤亡比躲在土墩后面时更重了。

只不过,此时两艘运输船已划过了土墩的位置,渐行渐远,吴海平这才下令停止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