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却越来越觉得不妙了,虽然仍旧猜不出朱慈烺想干什么,但他意识到,一切都将很快见分晓。毕竟,明军已经等不起。
果然,次日一早,多尔衮就得到了新的消息:明军马科部出现在距离清军大营6里处,似乎在修建第二座城池。
多铎冷笑道:“马科这不是找死吗?”
多尔衮倒不这么看:“不见得,朱慈烺如果没有相当把握,绝对不会轻易派马科离开海边修建城池的。”
听多尔衮这么一说,多铎冷静下来,想起在海边作战时,明军轻易不会离开选定的作战地点,的确非常谨慎。
济尔哈朗有些按捺不住:“王爷,让我去会会这个马科,我倒要看看他到底有什么能耐,敢离我们这么近修城池。”
多尔衮虽然感觉明军肯定有杀招,但无论如何得去试探一下,摸一摸朱慈烺的底,总不能任由明军这么建起城池吧?
想到这里,多尔衮点点头:“你去吧,但一定要小心,如果发现不对头就赶紧撤下来,我们再慢慢想办法。”
“明白。”济尔哈朗领命而去。
多尔衮和多铎仍然跟在后面观战。
跟昨天一样,清军选择了从正面进攻。可是照这样打下去,一切又跟昨天一样,济尔哈朗很不甘心。
想到这里离海边已经有好几里远,海上的战船即便开炮,到了这里也已是强弩之末,几乎没有什么杀伤力。济尔哈朗觉得,这次可以派一些人从前、后两侧包抄了。毕竟,只从一面攻击的话,明军是扛得住的,但如果三面夹击,他相信马科的人马肯定会很快崩溃。
不过,济尔哈朗也不敢过份托大,他只敢向两侧分别派出50人试探一下,如果没有问题再加派人手。
这100人逐渐靠近了马科部,虽然也遭到了明军的反击,但力度却很弱。
济尔哈朗大喜:看来这两边还真是明军的软肋啊,那就不客气了。
于是济尔哈朗向两侧各增派了500人,想尽快击垮马科部。
正当清军从两侧逐渐向明军靠拢时,忽然炮声响起,炮弹纷纷在这里爆炸。
两侧顿时硝烟弥漫,战马嘶鸣。
多尔衮见状大吃一惊:“这些炮弹是从哪来的?如果来自明军战船,应该不可能飞这么远吧?”
多铎观察了一阵后得出结论:炮弹是从第一座城池那里飞出来的。
“原来是这样。”多尔衮明白了:“怪不得第一座城池里摆放了好几尊大炮,原来是这个目的。”
济尔哈朗见势不妙,连忙撤退。
回到中军大帐,济尔哈朗哭丧着脸说:“王爷,明军太狡猾了,他们其实早有防备,但是刚开始见我派到前、后两侧的人少,就没有开炮,等派去的人多了才痛下杀手,这下我损失惨重。”
“我已经看见了。”多尔衮安慰道:“其实每次遇到朱慈烺亮出新招,我们总是要吃点亏的,这种事已经发生好几次了,所以我不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