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四天,明军修筑起了第五座城池。
清军大营现在处于这座城池的火炮射程范围内。多尔衮知道,等明军将火炮安放好,肯定会朝这边开炮,继续驱赶清军。
济尔哈朗再也忍不住了:“王爷,这样下去太被动了,我们啥时候这么窝囊过?我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偷袭明军的中间城池。”
多尔衮还是那句话:“这跟前些天你打的那两仗有区别吗?”
“当然有。明军最新修建的城池周围都有很多士兵,他们一边施工,一边防范着我们,不好下手。但是中间那些城池,虽然城头有火炮,但只有几百人驻扎,缺乏大部队的保护,防守力量薄弱。我只要带兵靠近,夺取城池不在话下。”
多尔衮想了想:“也好,咱们也不能总被朱慈烺赶得到处跑,你就试试吧。不过也不要太勉强,发现不对劲就赶紧撤回来。”
济尔哈朗点点头:“知道了。”
济尔哈朗这次的攻击目标是位于最中间的第三座城池。这座城池前几天率先朝清军大营开炮,拉开了驱赶清军的序幕,让济尔哈朗痛恨不已,因此决定先拿它开刀。
据探马报告,第三座城池只有300名明军,由杨国柱的副将余铭负责镇守。
济尔哈朗曾实地观察过,这座城池是匆忙建起的,城墙比较低矮,方圆也不大,再加上城内只有这么点兵力,济尔哈朗觉得,根本不需要费太大力气,就能将这座城池拿下,打破明军的防守链条。
天刚蒙蒙亮,济尔哈朗就率领2000清军出发了,他要打明军一个措手不及。
然而,济尔哈朗不知道的是,朱慈烺非常重视对城池的保护,毕竟已经进入了清军的地盘,越靠近锦州,多尔衮就越恼火,势必会派兵进行反扑,因此明军一定要注意防范。
朱慈烺的办法主要有两点:首先是派出探马,时刻盯紧清军的动向,一有动静马上通知城堡里的守将。其次是如果发现清军靠近,则启动联防机制,当清军攻击任何一座城池时,位于其前、后的城池都将提供火力支援。
济尔哈朗刚刚从清军大营出发,就已经被明军的探马发现了,立刻报告了各个城池,明军随即进入高度戒备状态。
当济尔哈朗率部从北面靠近第三座城池时,刚刚进入火炮的射程范围,相邻的第二座城池、第四座城池的大炮就响了,一起朝清军开火。
在交叉火力的打击下,清军人仰马翻。济尔哈朗只好命令手下咬紧牙关,快速通过,直逼第三座城池。
等到将第三座城池团团围住,来自第二座城池、第四座城池的炮声也停歇了。
济尔哈朗暗自得意:虽然付出了一些伤亡,但只要冲过火力网,包围了明军城池,相邻的城池就再也不敢开炮了,因为搞不好会伤到自己人。这样一来,清军就可以放心攻城了,区区300明军根本不算什么,很快就能拿下。
然而,等到清军发起进攻,却发现第三座城池也突然开炮了。
原来,朱慈烺料到清军有可能会包围城池,因此还教了守军一招:将城头的炮口调转向下,对着攻城的敌人猛轰。
余铭正是按照朱慈烺的吩咐,让6尊火炮朝着敌人密集处开火。
清军猝不及防,损失惨重。
这下济尔哈朗被彻底激怒了,他将多尔衮的嘱咐抛诸脑后,这次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也要攻下这座城池。
在济尔哈朗的督促下,清军不顾伤亡,奋力登城。明军寡不敌众,况且6尊火炮也不可能照顾到城头的每一个地方,最终清军爬上了城头,控制了第三座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