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总指挥,李(宗仁)长官的电报!”一名机要员出现在门口。
“拿过来!”
梁振邦心想,李长官的指挥部,跟我这里相距才15公里,又有电话,干嘛不打电话而用电报呢?
梁振邦拿过电报一看,题头有两个字“机密”,再看下去,李长官说的是日军航母已经定下来要攻占迪戈岛,不但要攻占迪戈岛,还计划攻占琼崖岛!
梁振邦是相信李宗仁的情报的。
李宗仁早年认识一名姓夏的青年,这名夏姓青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后来担任了日军参谋部的课长,同时负责日方翻译官。
在台儿庄一役中,日军动向多变,无法捉摸!这一仗是打还是不打,李宗仁举棋不定,直到夏姓青年传出情报:北动南不动。
意思是徐州以南的小鬼子不参加徐州会战,参加会战的是徐州以北的小鬼子!
短短5个字,使李宗仁下定了在台儿庄决战的决心!为整个台儿庄的大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这名夏姓青年又向李宗仁传递了日军航母的新动向,不但要打迪戈岛,还要打琼崖!
这里有二重意思:是同时打迪戈岛、琼崖岛,还是一个岛一个岛的打?
这也是梁振邦要伤脑筋的地方!
毕竟现在能力有限,只能装备二个航母战斗群,在米国港口的4艘航母,现在还是四艘商船,驶回来改装问题不大!
难的是航母的操作人员!更难的是舰载战机,及其飞行员的培训!
纵观世界,装备有航母的国家没几个,能够在航母上起降战机,并形成战斗力的,目前也就英、日两国最强!米国要到珍珠港被偷袭后,这才发力建造航母。
梁振邦考虑了很久,最后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只派2艘航母、8艘护卫艘参战,且只是保护迪戈岛!
至于琼崖岛,梁振邦决定用岸上大炮、机载鱼雷对付日军航母!把琼崖岛当成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凭借琼崖岛的四个机场,调集60架飞机护岛!
先前从英国以技术交流得来的两套雷达,一套装在南京,一套装在迪戈岛!
现在想想,琼崖岛比迪戈岛更需要雷达!
难道把迪戈岛的雷达拆了安装到琼崖岛去?折东墙补西壁显然不可行!
要是我们的飞机强就好了!
想到飞机,梁振邦又想起那个来自英国的小伙子库克,他来到独立纵队研究喷气式飞机半年多了,有了大进展,却无法生产!
材料工艺跟不上!喷气式发动机的材料要求极高,库克找了一批人研究,还是没有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