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掘堤(1 / 2)

抗战之烽火 赤旗飘扬 1015 字 2021-04-25

商震将军打电话到第1团团部,叮嘱他们不要那么快决堤!后面还有部队未撤退呢!

哪知道对方沮丧的说道:“赵口的河堤全部由小石砌成,非常坚硬难以挖掘!刚刚挖开的小缺口很快被淤泥填满,出水量极小,想扩大缺口,两边的河堤极厚,无法挖掘!”

商震将军不由得呆住了:赵口的掘堤失败了!

蒋委员长收到了商震发来的消息,回电却是给商震将军转来了国民政府多人发给军事委员会的电报。

陈果夫(时任国民党组织部长)的来电:建议在武陟决堤。

姚琮(时任军委会办公厅副主任)的来电:建议在刘庄、朱口决堤。

熊斌(时任军令部次长):黄河旧险地方在考城以东者如河北之刘庄、鲁省之朱口,倘即刻施以决口工作……

王若卿(时任炮兵第16团指挥官,少将军衔):顷闻我军决兰封口,引黄河水淹日寇,其计甚佳。但水经黄河故道,鲁西、苏北受害最烈,豫东仅占一部,于豫省军事关系较小,建议在黑岗口决堤。

……

全是催促决堤的电报,商震将军深感压力山大!

此时河南战局继续恶化中!

6月3日,日军第16师团攻占杞县、通许、陈留。

6月4日,日军第14师团向开封进攻。

……

这几天上到蒋委员长、中到商震将军,下到掘堤的士兵,都急得吃不了饭,睡不了觉。

蒋委员长急忙请来了民国著名的4名水利专家,商讨了半天,最后定下了在郑州花园口决堤!

花园口原来是黄河岸边一个小小的村名,明代以前还没有“花园口”这个名字,那时这里叫“桂家庄”。到了明代,有个名叫许赞的吏部尚书,在这里修建了一座方圆五百亩的大花园。

后来黄河决口改道,滔滔黄水把那座大花园连同桂家庄一起吞没了,从此,这里便成了黄河岸边的-个渡口,起名叫花园口。

这就是花园口的由来!

清代,黄河曾经两次在这里决口。

……

此次负责挖掘决堤任务的部队是蒋在珍的新第8师第2团、第3团,还有一个工兵连。他们被卡车紧急运送到花园口,那里已经准备好了十字镐、钢钎、圆锹、箩筐、土箕、扁担等工具。

蒋在珍师长亲自监督,在军官的严厉催促下,众士兵们挥汗如雨,大力掘堤!

但是黄河大堤岂是那么容易掘的?特别是郑州到开封这一段黄河,河床高过大堤外面的房屋!成为著名的“悬河”奇观,历代民众担心决堤之后,家园成为泽国,逐年加高的河堤使用了最好的材料!

中国古代发明的“三合土”在这里派上了大用场,大堤中间的“龙脊”就是使用了这种传统材料,比现代混凝土还要坚硬2倍!

这也是开封内的老百姓生活自在,毫无危险感的主要原因!

现在却成了阻碍决堤的“罪魁祸首”!

“师长,你看我们挖了一天,手掌起泡了,大堤才掘进那么一点点!这进度太慢了!”

“我也知道啊!但是有什么办法呢?”蒋在珍师长愁眉苦脸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