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大捷,举国同庆,国军上下徐次宸是为数不多的清醒之人。
他在日记里写道:“我失地数省,国府播迁创剧痛深之时,不宜有此街市聚有多处爆竹声连接不断,询为庆祝胜利者,且有军乐队乘汽车游行,耳闻目睹使余坐不安席,吾人不知耻辱,乃至于此,因立函蒋先生请制止”。
台儿庄大捷期间,徐次宸坐车前往武汉大学办公时,又在路上见到“沿街叫嚣鼓舞间以军队歌行”,如果不是“军队歌行”,可能徐次宸没那么大的感触。
“军队歌行”使徐次宸深感“愧惧交加,觉如外人在旁窃笑吾人之毫不知辱,直疑大祸之将临”。
所以徐次宸听到梁振邦的分析,正合他所思所想。
“我赞同梁司令所言。”徐次宸道:“我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接下来这一仗胜负难定,然而败有七成!我军精锐尽出,然而仅是重创濑谷支队、板本支队,离原来的歼灭预期,相隔甚远,目前日军30万精锐尽出,我军60余万军队如何抵挡?”
军令部部长徐次宸的一番话,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共鸣,恰恰相反,遭到了一边倒的不赞成!
“难得胜利一次,难道我们不能够庆祝一番,以鼓舞士气吗?”
“日军虽然精锐尽出,但是我国上下一心,将士战意高涨!正好趁这个形势一战将日军打败、打残、打得他们不敢再打!”
“年轻人难道不是血气方刚、勇往直前的吗?区区30万大军就把你吓倒了?”
“我算是看清楚梁司令是个什么样的人!之前给我的印象一直都是勇将、智将、猛将!没想到日军大军压境,竟然怂了!”
“年轻人要拿出勇气来!等你六、七十岁再怯战也不迟啊!”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的话越来越难听!
蒋委员长看着梁振邦的脸,却看不到他丝毫的怒意,脸上还是挂着微笑,在虚心倾听众人的意见。
梁振邦还真的一点怒气都没有,对于众人的言语不敬没有任何生气。
身在彀中,无法看清前后左右,这是常事常理!反而军令部部长徐次宸警觉,令梁振邦刮目相看!
“虽然各位长官否定了我的想法,但是我还是提醒各位长官预防出现我说的情况,如果一旦我的话被不幸而言中,我军应当马上撤离战场!”
“振邦啊,你的话我记下了,如果日军一旦有包围歼灭我军的意见,我必定下令主力收缩撤离战场!绝不拖泥带水!”
蒋委员长刚才没有说话,一直冷眼旁观,看这个年轻人脸上一直保持微笑倾听的样子,脸上没有流露出一丝儿不耐烦,不由得感叹:现在的年轻人成精了!我跟他这样年纪的时候,犯了很多的错误!
“感谢蒋委员长,感谢各位长官听完我刚才的发言,我还有一个提议,万一我军不敌,为了拖延日军直攻,不得不扒开黄河大堤,我们是不是提前劝退民众?尽量把民众撤离黄河泛滥区!”梁振邦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