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一趟日本还是很快的,估计就是三、四天时间。”梁振邦道。
“这么快?”李宗仁望着梁振邦,有些不相信:话说这个日军很远的。
“去一趟日军,三、四天时间完全有可能!”
蒋委员长曾经留学日本,长期在日本、中国之间往来,在路上不知道掉了多少脚毛。
而李长官出身贫寒,小学毕业后即入纺织习艺厂当学徒,17岁考入广西陆军小学堂第三期,3年后毕业,第2年(18岁)考入广西陆军速成学堂。
毕业之后在广西南宁任见习军官,25岁任滇军第4师第34团排长。后转入桂系陆荣廷部,任护国军第6军林虎部第7旅13团排长、连长、帮办营长、帮统,参加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和粤桂战争。
李长官32岁加入国民党,33岁成立“定桂讨贼联军”,任总指挥,同年被孙中山任命为广西省绥靖督办公署督办兼广西陆军第一军军长。
34岁时,李长官完成统一广西的任务。35岁任国民革命军第7军军长,率军2万余人参加北伐战争,
37岁(1929年)时,李长官回到广西,携手白健生励精图治建设广西,他们发展教育,惩治土豪劣绅,对行政官员进行严格约束。
埋头苦干10年之后,广西成为与山西并列的“三民主义模范省。”
李宗仁45岁时(1936年),与陈济棠发动反蒋事变,成立抗日救国军第一军团,任副总司令(总司令陈济棠),出兵湖南,要求北上抗日。同年7月,桂系军队被蒋介石改编为第五路军,李宗仁被任命为总指挥。
1937年10月开始,李宗仁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驻节徐州。
纵观李长官半生轨迹,一直在本国打转,没有出过国,对于日本只是地图上的一个标签,一个地理概念!在他的心中,去日本要经历一番周折,没有十天半个月回不来!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经济大规模发展,人少地窄没有办法扩充产量,特别是劳动力密集的纺织工业,需要大量的廉价工人!于是日本的纺织厂大量迁移上海。”
梁振邦侃侃而谈:“从1919年开始,日本国内招不到更多的人手,而且人工酬劳居高不下,日本的纺织业开始大规模搬迁到上海,在虹口、杨浦等地办起了多家纱厂、纺织厂。几年之后,日本在上海的纱厂、纺织厂规模比本国的还要大!”
“日本厂方的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以及他们的家属源源不断的来到上海,迅速形成了日本一条街,街上多数是日本人,人数多了,交通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在1923年,上海到长崎开通了对开海航线,“长崎丸”和“上海丸”两艘轮船往返于两地之间。轮船从上海到长崎,26小时即可到达!”
“想不到振邦也这么清楚日本国内的情况,难得!难得!”蒋委员长频频点头,暗赞原来这年轻人做事并不冲动!所有的计划,都建立在充分了解对手的基础上!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军、政、经济大才啊!这个人必须拉进我们的国民党阵营!如果成为敌人,那么将是一个极其可怕的敌人!
“这些情况也是雪千浔告诉我!要不然我也不知道。”梁振邦谦逊地说道。
……
这时候后面响起了如雷的马蹄声,众人惊异的回过头看,只见一名侍从室参谋骑着一匹快马飞似的追了上来。
侍从室,全称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在1932年1月28日淞沪抗战爆发前期,侍从室只是一批随蒋委员长奔走各地的参谋、秘书与译电人员,主要工作以处理各类公文、函件为任务的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