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南京大决战(二十一)(1 / 2)

抗战之烽火 赤旗飘扬 1037 字 2021-04-25

“向右——看!”

走在方阵前面的两名女医官齐声娇喝。

“一二!”350人的女医官方阵齐声娇喝,声音如黄莺出谷,说不出的悦耳动听!

352名女医官随即由齐步走改为正步走,且马上举手向主席台上敬礼!

看着一般儿身材高挑的女医官,双腿踢出,咔咔咔的脚步声虽没有刚才男战士踢出来的声音大,也没有那么震撼,但另有一种美感。

女医官身穿迷彩军装,打了绑腿,踢出了“肉”腿如林的效果……

主席台上的众将领目瞪口呆:话说我们从来没有看过、听说过女兵参加阅兵的,原来这么好看!

按照当时的国官政府部队制度:所有的学生从医校毕业,加入军队后直接授予军衔,所有军医入伍初授少尉军衔!相当于排长级别!

她们除了佩戴白色绣红十字臂章之外,军服的领章是绿色军医阶章,肩膀斜挂医疗箱、水壶、防毒面具等物品!

腰间还别有一把小巧玲珑的手枪!根据这个时候的《日内瓦公约》规定:“军医的武器只能保护自己或伤员,不准主动攻击和持有攻击性武器(机关枪)。”

也就是说军医佩戴手枪是允许的,但是佩戴的手枪只能保护自己和伤员,敌人不向军医开枪,军医不能先下手!

在琼崖的新兵训练营,梁振邦直接推翻了公约的规定,换上了一条新规定:如果敌人是日军,你是军医不要管他三七二十一,先下手为强!

因为日军可不管你什么《日内瓦公约》,美、日两国在太平洋战争的时候,日军专打美国军医!

小鬼子野蛮的认为:打死了军医,伤员无人救治,无形中消灭了对方的有生力量!

……

留在南京的《申报》记者张小丽、《救国日报》记者秦萌、《上海人报》记者覃梅,还有其它报社的记者,这个时候忙碌得脚不沾地!

张小丽、秦萌、覃梅手举照相机,不停的拍照,除了她们自己亲自上阵外,还有数名手持照相机、摄影机的特聘人员在拍摄这些难忘的镜头!

其它报社的数十名记者就没有张小丽、秦萌、覃梅3女那么阔气了,他们只有照相机,没有手持摄影机!

所有记者全被独立纵队的进城式,或是阅兵式的排场所折服,最挑剔的记者也被深深的震撼了!他们在通讯报道,把最好的赞美之词全部给了独立纵队!

梁振邦得知张小丽、秦萌、覃梅拍摄了部队的进城影像,不由得大喜,之前他也有想过拍摄部队阅兵的场面,一忙乱起来就忘记了!

“恭喜你们,我们的电影《赶走侵略者》加入阅兵镜头就完美无瑕了!”

纪录片《赶走侵略者》,就是拍摄不久之前打败日军第18师团的纪实电影!中方军队出动最新式的12管107毫米火箭炮、坦克,把小鬼子的第18师团从芜湖一直赶到宣城!

目前双方在宣城、团山乡(今名古泉镇)之间对峙。然而这么多天过去了,也没见日军第18师团有反扑的迹象,不知道师团长牛岛贞雄中将有何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