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决战前夕(七)(2 / 2)

抗战之烽火 赤旗飘扬 1031 字 2021-04-25

梁振邦收想:只有到了20世纪末,有了摄像机才能弥补这个缺点了!

梁振邦摸摸钢铁掩体上的油漆,发现还没有干,开了厚重的铁门进去,顺着铁梯子往上爬,就到了上面的小钢铁罩,坐在射手位置上,用脚轻轻一沾,小钢铁罩和焊在一起的武器就转动。

小钢铁罩的下面安装了多盘滚珠,轻轻用力,小钢铁罩组成的炮塔可以360度旋转,

下层的钢铁罩,不但是个储弹、供弹的平台,还要回收弹壳!梁振邦已经成立一个研究炮弹、子弹复装的小组,把回收回来的弹壳,经过筛选,复装填底火、火药、弹头之后,重复利用。

据说一枚子弹壳可以重复利用10次!

4艘军舰全部看过,梁振邦感觉很满意,他的设计完满的贯彻了下去,而且手工比他想像的要好!

最大的成就是电渣焊一夜天光变成了现实!

这是最大的收获!目前在造船工业中普遍用的是铆接工艺,大规模用焊接工艺造船至少还要经过五、六年时间!

目前使用铆接工艺,建造一艘3000吨的船只至少需要5个月至7个月,使用焊接工艺代替铆接工艺,建设周期可以缩短70%以上!

梁振邦想起前世米国的造船大亨亨利?凯泽,从1941年开始,毫无造船的经验的亨利?凯泽开始造船。

他革新了生产工艺和技术,用预制构件、流水线生产、多部门同时作业、装配的方法大规模生产船只,一艘万吨级轮船从安装龙骨到交货,原来需要200多天,一举缩小到10天,后来缩小到24天!

从1942年到1945年间,亨利?凯泽共生产2751艘万吨轮船,50艘海军护航航母!

梁振邦心想,我目前在米国已经有4个造船厂,米国要不参加二战,一旦参加的话必然需要大量船只,到时我们也可以领取一部分订单。

“做得好!”梁振邦对姚东明说:“回去之后,你负责把我们的造船厂搞起来。”

“是!”

“去找找有没有动力方面的有识之士,招收几十人回来,再购买几套燃煤、燃油的蒸气轮机回来,给他们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通过改进技术,推陈出新,研制大马力船用发动机出来。”

“好!我这就着手找人。”

“你们安心在这里休息2天,我已经叫飞艇过来了。”

“好!”

梁振邦与姚东明告别后,从船舶修造厂回到南京卫戍司令部,找来李冠雄、秦中汉。

“我们的4条鬼见愁战舰,马上可以出去了!你们马上行动,传令下去,在全军范围内找一批不晕船、机关炮打得准的战士,下午就要训练!”

“是!”李冠雄、秦中汉马上分头行动,出去找人了!

……

梁振邦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翻看桌面上的各方战报。

我军主动放弃吴福线,小鬼子过了吴福线之后,用了几天时间,硬是用大炮轰击,在雷区生生炸出一条大路来,终于抵达了锡澄线!

日军与锡澄线守军交火,由于锡澄线守军的顽强抵抗,加上独立纵队二支150毫米重炮部队流动作战,哪里危急就以猛烈的火力支援我方守军,日寇占不了一丁点儿便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