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现在还有这样的好人吗?(1 / 2)

抗战之烽火 赤旗飘扬 1028 字 2021-04-25

“我烽火独立纵队决定在琼崖的大青山上建立一个公墓,凡是我纵队为国捐躯的队员,统一安息在那里,刻碑留名,我独立纵队将在清明、重阳举行春、秋两次公祭活动,纪念我纵队为国捐躯的队员。”

“公祭活动将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不可断绝,我们不在了,还有后人,以此告诫子子孙孙牢记国家之独立、人民之自由来之不易!牢记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沉睡在这里的人以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将一腔鲜血毫无保留的献给我们的国家,献给这一片我们祖祖辈辈休养生息的大地,人民永远牢记他们!国家永远牢记他们!”

……

“我独立纵队此次损失了535名官兵,他们的父母可能在世,有的还有了妻子和儿女,他们本来是家中的顶梁柱,他们的逝去,极大可能给家中带来灭顶之灾,生活将更加困难,我独立纵队总部有感于此,决定每家每户抚恤金100银元,也算是安家费吧!”

“如果烈士家属愿意,也可以举家搬迁到琼崖,一来方便给烈士扫墓;二来那里有工厂、有学校、有商店,还有建好的房子,烈士家属免费入住房子,子女免费入学,家属有工作做,独立纵队每月发放抚恤金。就是不干活,抚恤金也可以养活自己。”

“大家也可以写信回家,叫家人直接到琼崖去,或者是找到独立纵队,由我独方纵队安排到琼崖去。”

……

什么?给100银元?还是安家费!众人大吃一惊:普通烈士家属能得到100银元,这个待遇很高了,而且子女还能免费上学,家属还有工作做,这么好的好事那里去找?

众人都在想着等下就写信回家去,说动家人搬到琼崖去,梁振邦的说话反而没怎么听了,难亏梁振邦准备了一个小时的讲稿。

然而,《申报》记者张小丽、《救国日报》记者秦萌、《上海人报》记者覃梅却认真地把梁振邦的讲话全文记录。

梁振邦讲话完毕,接下来是向烈士英灵致敬,7名仪式兵出列,手中的枪举到胸前。

“预备……放!”一名士兵高声呼叫道。

7名仪式兵伸臂,枪口斜斜指向苍天。

“呯!呯!呯!……”7声枪响。

“预备……放!”

“呯!呯!呯!……”又是7声枪响。

……

如此放了3轮枪,枪响21声。

主持人这才宣布祭灵仪式结束、解散,战士们还久久站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