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邦喝多了两杯,一口气把形势说了出来,也不管将来的形势,是不是按照原来的平行世界走。
“好,既然是总指挥说要收购粮食,那么我们长江商会就以总指挥马首是瞻,我们明天开始收粮食!”罗金雄与李伟对视了一眼,俩人暗暗下了决心:以后长江商会就跟独立纵队混了。
“我还有一个建议,那就是你们的家人,还有亲戚朋友,是不是考虑搬迁到一个平静的地方,一个远离战火的地方,等这一次战打完之后再搬回去!”梁振邦建议说。
“我只能说这仗才刚刚开始,至少要打8年以上!”
“打这么长时间?”众人不由得大惊失色,这时候的中国人,对于中日战争的态度是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中国必赢,而且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结束战争!
“凡事先做最坏的打算,战争一开始,小鬼子在舰炮、航空母舰的帮助,首先在我国沿海登陆,占领沿海的城市,然后向内陆推进。跟淞沪战场一样,我军拿什么去抵挡?我军只有退入丛林中,退回陆地上,依靠地利,向内地纵深收缩,才有跟小鬼子一争长短的可能!”
尽管众将士平时也听到梁振邦论形势,但是没有任何一次比这一次说的更加直白,更加明白!
“可是我们有四万万同胞,我们众志成城,我们就是手挽着手,组成血肉长城,就是挤!也要把小鬼子挤下海去!”秦中汉忍不住了,右手捏紧拳头,慷慨激昂地说!
“是啊!”众人纷纷表示赞成。
“呵呵呵呵……”梁振邦发出一连串的冷笑声:“众志成城?血肉长城?把小鬼子挤下海去?真是这样,小鬼子还敢来找我们中国的茬吗?其实一直以来,我们中国一直是内患大于外忧!”
梁振邦道:“1932年1月28日晚发生一二八事变之后,第19路军与日寇血战于上海闸北,我国抗日情绪高涨,民心可用,得道者多助!但是行政院院长汪精卫却害怕打仗,他只看到了日寇的强大,被日寇的淫威所压倒,他主张合力交涉言和!不同意蒋委员长的抗战主张。”
“国民党内原来派别众多,由于汪精卫的求和,国民党内部就这样分为2个大派别,一是蒋委员长的主战,二是汪精卫的主和派。蒋委员长在军方有名望,然而在国民党内部却不及汪精卫,汪精卫的威望、号召力比蒋委员长高得多!支持汪精卫的人也不是少数。”
“这个我知道。”秦中汉插嘴说道:“那是因为汪精卫在民主革命、反封建反帝制时期,是有功于国家的,他很早加入国父孙中山的同盟会,各处奔走,宣传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1910年暗中策划刺杀摄政王载沣,失败后被满清抓捕。”
“你说的这个事我也知道,汪精卫因为刺杀摄政王载沣这事轰动了全国,汪精卫被抓捕,在狱中写下了一首绝命诗,‘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这首诗一出,迅速传遍全国,成为全国青年的偶像和英雄的代名词!”
李冠雄接口道:“没有这个比我更加深有体会了,当时我是第19路军的一名小军官,军营里传遍了汪精卫的绝亡诗,人人激动万分,个个慷慨激昂,可以说他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英雄!”
梁振邦接下去说道:“所以说,汪精卫在党内的地位无人可比,他的投降思想,也影响了一大部分人,包括高官,包括部分民众!整个国民党分裂成为两大派,一方想战;一方醉心求和,破坏抗战。诺大的国家没有做到团结一致,枪口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