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手风琴曲蓦地变得激昂,陈参一缓步走上了二楼,在一间正在上音乐课的教室门前停住了脚步。
透过红色木门上的玻璃,他讶异的看到这里的每个学生胸前都挂着一架手风琴,此刻正聚精会神的看着坐在摆放在教室最前端的老上海钢琴后面的教师做节奏示范。
“好了,下面请大家跟着我一道演奏这首曲子。”
一曲终了,戴着一副有着厚厚镜片的近视眼镜、身着藏青色长衫的中年教师缓缓的垂下了双手,坐直身子对学生微笑说道。
随着轻柔的乐曲在教室中缓缓流淌,学生们边拉着手风琴边跟着教师哼唱起了歌曲。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声音虽缠绵悱恻,但其中却透着淡淡的离愁哀怨。让人听到曲子后,不觉很是动容。
由于之前也曾在他处听到过这首曲子,因此陈参一刚一听到前奏,便已知道这是曾在一师同时担任过音乐和国画教员的李叔同先生所创作的作品《送别》。
说起李叔同这个人也很是不一般,出生于浙江平湖,曾在南洋公学留学后回到国内从事教育的他甚是多才多艺,在各方面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完美的将音乐家、话剧编剧、美术教育家和书法家等身份集于一身。
不仅如此,李叔同在杭州期间还和金
石书画大家吴昌硕时有往来,并加入了西泠印社,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同时,为了将这门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更好的进行推广,他还积极组织学生们组成‘乐石社’,专门从事金石的研究与创作。
李叔同除了在艺术方面颇有造诣,在教学思想方面也很是开明新颖。据说,他刚进入到浙一师做教师,便和校长经亨颐提出了两个要求。
第一,要学校按照学生的具体人数购买手风琴,确保校园里随时随地都能够听到琴声。
第二,要在美术课上引进人体模特,以便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临摹人物。
这两个要求虽看似寻常,但若是实现必然会给学校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先不说这人手一台的手风琴购买资金从哪里出,就是人体模特的教学方法怕是学校报到教育厅,思想封建的领导也定然不会接受的。搞不好,只能换来一顿严厉的训斥。
等了几天,李叔同见经亨颐始终没有答复,便觉得这件事情定是不行了,于是愤而离去,回到家乡平湖休养身体去了。
经亨颐在得知李叔同离开的消息后,忙派人去平湖相请。然而,虽然反复去了好几次,对方却始终推说自己身体不好,不愿到杭州任职。
经亨颐知道,解铃还须系铃人。想要让性格倔强单纯的李叔同出山,就必须要满足对方的要求。因此,尽管这两件事情在处理时颇为棘手,但他仍是顶着
巨大的压力将事情扛了下来,将李叔同的想法变成了现实。
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平湖,李叔同在得知事情的经过后很受感动,当即便跟着来人乘车一同前往杭州,面见经亨颐答应出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