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参一微笑的看着学生们,伸出双手向下压了压,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学生们见状,立刻不再说话,教室里瞬间变得安静。
陈参一看向施存统,正色征求道:“施存统,你愿意做我的国文课代表吗?”
对于一个对先生的文章极为推崇,一心想要与其学习救国真理的青年来说,这样的幸福未免来得太突然了些。
故此,施存统在听到这句问话后先是一怔。须臾,待缓过神来激动的说道:
“愿意,当然愿意!多谢先生给我机会!先生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珍惜的。”
陈参一见对方这样行为,觉得更加可爱,于是便也再次露出了笑容。
“坐吧,一个好的课代表不仅要学习成绩优秀,更要明心树德。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国家真正需要的人才。”
施存统应了一声,恭顺的在座位上坐了下来。
陈参一扫视着面前的学生们,神情郑重的提出了自己的希冀。
“同学们,你们是师范学院的学生,日后都将成为教员。唐朝诗人韩愈曾经说过,‘师者,授业解惑也。’而你们正处于重大的历史变革期,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远比古人要多得多。我希望你们不仅在学业方面能有所成,同时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睿智冷静的头脑和宽广的格局。只有这样,你们才能够随时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对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和周围形形色色的复杂人群进行分析。也
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将这样的分析融入思想,通过语言传授给你的学生们,而这才是你们做为教员最需要做的事情。”
说这番话时,他的语速并不算快,甚至声音还有些低沉。但却仍让学生们的内心生出了深深的震撼与强烈的反思。
面对着眼下‘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局势,每一个百姓的心中都充满了极度的茫然。到底该怎样做才能驱走这漫天的乌云,赶走无边的黑暗,是当前每一个爱国青年都在思考的问题。
也正因为是这样,当学生们听到陈参一这样说,不觉百感交集。
沉默半晌,俞秀松站起身来认真求教道:
“先生,那依你之见,到底什么才是救国的良方呢?如果真的有,那我辈即便披荆斩棘也要做到。就像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们日后也会成为他人的先生。常言道,师者仁心。只要后辈们能够生活在一个充满光明的环境里,我们即便是付出命来也是值得的。”
学生们听到这话,神情也变得殷切起来。看得出来,他们早已被同样的问题困扰了许久。
陈参一看着面前这群可爱的年轻人,心旌甚是激荡。曾几何时,他也和学生们一样孤独的踯躅在这条笼罩着重重浓雾的路上,即便是再努力也无法看清楚未来的方向。
幸运的是,他后来遇到了一群和自己有着相同志向的良师益友,为他指点迷津,赶走迷雾。用短暂的生
命教导他生存的意义,在遭遇激流险滩时仍是不离不弃。
也正是因为这群人,他才会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如此坚定,怀着最初的信念勇敢的走下去。
“先生,先生!”
陈参一正低着头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中时,突然听到有人在叫自己。与此同时,面前的那些虚幻中的形象倏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