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聚散追击(1 / 2)

徐青青收拾好行囊准备回青台镇,李银凤甚是舍不得。不停劝说多留几日,等待徐进勇来李宅再回不迟,但徐青青已经下定决心立刻离开。

而上官松已离开了李宅,一封书信托下人送去李银凤闺房,一封书信留给了黄君龙。

书信还未到李银凤手里,徐青青便拿了过来过目了。

妹妹,书信上所谓何事?

徐青青顿时眼睛里泛起了晶莹的泪光,低声道:上官公子,与你我二人道别了。

李银凤惊讶便问:这么突然,走时也不说声,难道是出了什么事?

徐青青道:是啊,连句道别的话都没说。

李银凤急忙拿过书信瞧了瞧,笑道:妹妹,原来是这样。他回青台山给爹爹挖荀兰草去了,这是好事啊。你看我的园中只有一颗孤零零的荀兰草,我早都想给它找个伴儿了。

徐青青一句没有说,沉默着,她明白上官松肯定没有回青台山,这只是个借口罢了。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下人呼声,打开门询问,原来是徐进勇来到了李宅,顺便让徐青青去厅堂呢。

徐进勇一见徐青青,顿时疾步上去握着她的手,大笑道:好闺女,爹终于找到你了,你可知道爹快担心死你了。

徐青青也笑了起来,道:我就知道天底下爹爹对我最好了。爹,你看女儿毫发无损,是不是又漂亮了许多?

徐进勇道:还这么调皮。对了,我得好好谢谢你李叔叔。

说完徐进勇便给李明义鞠了一躬,李明义赶紧相扶起来。

二人互相寒暄一番后,徐青青便向李明义告辞说要回家。

徐进勇默认了,因为他早已想回到那个悠远僻静的小镇子上了。

李明义见徐进勇一言不发也没相留多待几日。

午饭过后,父女二人启程便回青台镇了。

黄君龙看到了那封书信直接火怒三丈了,上官松分明是想逃避练功。

不错,他必须追回上官松,既然已拜师,就必须接受师道。

戏水游龙离开了李宅。

是的,上官松并没有回到青台镇,而是隐匿在京城某个角落,观察着周围的动静,随时准备出手惩恶。

此时,西门决压力越来越大,对于行刺青云王的刺客还是没有一点线索,他只好把目标索向了张九天。

张九天正和上官钟他们隐匿在柳烟河畔,因为他们得到一个重要的线索,徐青青当晚被三鬼送回了李宅,所以李宅成了他们的目标。

上官钟明白自己的儿子很有可能在李宅容身。

而中午时分,三鬼赶来报信说徐青青已离开了李宅。

上官钟马上让三鬼拦住去路,询问上官松下落,只听说上官松已经离开了李宅,前往了青台山。

听罢,上官钟自然没有相信,他知道上官松肯定还留在京城。

正在酒馆商讨下一步该怎么走的时候,西门决孤身出现了。

张九天,多日不见,别来无恙。

众人惊叹西门决不愧是朝廷第一侍卫,如此乔装都没逃过他的法眼。

张九天冷冷地道:西门大人,莫不是又来追杀与我?

哈哈哈哈,西门决大笑道:你并非是行刺之人,因为你用的是弯刀,而我追查的是救你的人,他拿着一把剑,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极光剑。

上官钟神情丝毫没有动弹,继续喝着酒,他早已明白儿子身份暴露了。

张九天沉默了一会儿,道:既然西门大人不是追杀与我,而我要告诉你的是,我肯本不认识当日救我之人,你相信吗?

西门决表情严肃道:我相信与你,我的直觉你不会说谎。张九天,既然我已在此,也不请我喝个小酒?

张九天低声道:请坐。

三鬼赶紧让开了座位,和白玉虎坐在了一起。

西门决拿起酒杯就是一敬,并观察着上官钟问道:请问这位老前辈是?

上官钟微笑道:西门大人,老夫乃是青台人士,常年四处为家,浪荡江湖,就爱结交朋友。谁知与张大侠在柳烟河畔偶遇,便成为了朋友。

西门决笑道:好,莫愁前路无知己。

随后敬了上官钟一杯。

所谓酒桌上一解愁绪,西门决喝酒来毫无保留。张九天也心里纳闷,上次还是杀我之人,这次却好像成为了朋友,人情真是未了。

江湖上,熟知西门决的话,都知道他是条汉子。莫不是生在朝廷之上,父母嘱托效命青云王,在江湖上算是真英雄一个。

西门决问张九天道:张兄弟,不知那日激战之后,你都干了什么义事?

张九天回答道:嗯,无事可做。

上官钟赶紧插话道:西门大人,我们做了一件大事。

哦?

上官钟继续道:京城每七日有桩血案发生,我们就只做了这一件事。

西门决道:京城杂乱,血案时常发生,为何前辈说是七日?

上官钟继续道:柳烟河畔,已有七名女子在七七四十九天里相继被杀害,而且是每隔七日,当地百姓都算准了时日,第七日都不敢出门。

西门决大怒道:岂有此理?还有此事?刺客是谁?

上官钟沉默着一言不发,手捋起了胡子来了。

西门决追问道:老前辈,以你之语,你们已经查出凶手是谁了?

上官钟这才说道:不错。此人已被我等查明,或许和你追查的刺客有莫大的关系。不过

不过怎么了,前辈快说,莫卖关子。

此人有位高权重之人庇护,老夫不敢说啊。

西门决惊奇道:谁的权利能比青云王高呢?我直接给大王办事,你尽管说出来,我必追究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