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世蕃
谢巡检又补充说家行商贩运丝绸去宁波那边,都是几十匹,最多几百匹!而你们这伙人,却贩运了多达五千匹,必定是走私无疑!如果不是打算走私到海上,哪里用得了如此多丝绸」
自诩能言善辩仅次于秦中堂的严大爷,居然也噎住了。这小巡检分析的好有道理,一时间竟然无言以对。
若不是为了走私,谁吃饱撑着一口气贩运五千匹丝绸去宁波城
大意了,忽略了这个问题!应该如同徐惟学所说的,找一批合伙人,然后分散运输!
谢巡检再次挥手对兵丁们下令道所有货物全部扣下!」
随从船队而来的,有十几个秦中堂亲兵,都是精锐人物,面
对几十个巡检司兵丁未尝没有一战之力。
但问题在于,对方是代表国家机器的,己方缺乏道义,动起手来太吃亏。
「慢着!」严世蕃叫道些丝绸,都是杭州城里秦中堂的货物,你们也敢擅动」
谢巡检大概也见多了这种嘴脸,很有经验的问道有什么证据或者秦中堂的手书谕示」
严世蕃再次无语,这怎么可能有秦德威怎么可能会让这种走私证据在别人手里?
谢巡检忽然又说这里往来的行商我大都面熟,却从来没见过你,口音又不是这附近的,除了走私还能是什么」
严世蕃忍无可忍,大喝道只能告诉你,这些货品确实都是秦中堂的,你若敢轻举妄动,后果自负!」
谢巡检冷笑几声说真是执迷不悟,还胆敢冒充秦中堂!全都拿下!」
旁边的徐惟学不禁愕然,秦中堂的威名怎么一点用都没有这个谢巡检难道就不怕,这些货物真的是秦中堂的
眼看着严世蕃要把事情搞砸了,徐头领也顾不上多想,连忙开口道大人且慢!」
然后又说些丝绸若运到宁波,确实也太多了,或许应该在余姚分销一些,不知五百匹够不够」
谢巡检这才笑道算有明白事理的人了。」
又戳了戳严世蕃说这种不通世事人情的死胖子,就不该出来做买卖!
你也别不服气,打听打听余姚谢家去,买你几百匹丝绸真不算什么!」
一匹丝绸在双屿岛价值二两,但在这里只能卖五钱。
余姚谢家,就是出了大学士谢迁的那个谢家。
严世蕃面无表情的上了船,再也不出来了。
及到次日启程,徐惟学对严世蕃说了句龙不压地头蛇,你们这些做惯了大人物的,实在不懂怎么在底层行事。」
严世蕃收起了模样,冷声道让你多管闲事了让他们把货物都扣留了,岂不更好」
徐惟学忽然又觉得,连严世蕃也看不透了。
过了余姚向东是慈溪县,再过慈溪县就到了宁波府城。船队没有进城,反而绕到了宁波府城外东北方向。
这里有个江河交汇之处叫做三江口,而从三江口再往下游没几里地就是大海了。
由于距离大海很近,水量也很充沛,那些海船甚至可以从海上一直开到三江口。
所以在三江口这里,也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出口贸易中心」,围绕着出口贸易,许多生意就因此而兴旺起来。
严世蕃和徐惟学带着船队来到这里,主要是为了租用足够的「渡船」把大宗丝绸直接运到双屿岛。
所谓渡船,其实就是海船。
宁波府外海岛屿极多,堪称星罗棋布,大体上就是后世的舟山群岛。
而禁海之后,为了便于往来于大陆和海岛,官府允许民间拥有小型渡船,专门用以去附近海岛。
但沿海百姓却钻了这个「渡船」的空子,结果渡船越造越大,基本上都是跑海的船了。
严世蕃和徐惟学刚下了船,就被人拦住了,又听那人自我介绍说下乃是一名牙人,在县衙里领了执照的,名唤张启书,对本地情况极为熟知。」
听到「牙人」两个字,两人便知道,对方是什么来历了。
牙人就类似于中间人、经纪人,但在这时代,牙人往往是商业流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且都是在县衙领了执照的。
比如批发了货物到某地,一般就是找牙人出面,胧合与本地人的交易。
与此同时,牙人还要代替
官府收取交易税,经牙人撮合成功的交易,由牙人再负责收税。
所以严世蕃看到被牙人拦住,登时就反应过来,这是牙人想从自己这边牟利。
毕竟船队规模在那里摆着,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总价值不低!
但严世蕃并没有在三江口销售的意思,他的任务可是上双屿岛再销售,所以严世蕃拒绝了这位叫张启书的牙人。
张启书却没走,又问道们不在这里销售,那将丝绸运来这里作甚」
严世蕃不耐烦的说你无关!」
张启书笑着说果不出我所料,你们是想寻找渡船,将丝绸运往双屿岛售卖」
严世蕃目中无人惯了,本不想理睬张启书,但听到这里,反问道又如何莫非你这个牙子还能帮着租船」
张启书风轻云淡的说现在就可以告诉你没有去双屿岛的渡船,不信你们就去找找看。」
严世蕃拧着眉毛,「这怎么可能」
张启书嘲笑道看就是新来的吧每行有每行的规矩,都要按照规矩办事。无论你们从哪里来的,但丝绸就应该在三江口卖出去,方圆十里之内,没有渡船会拉着你们和货物去双屿岛!」
严世蕃闻言大怒,虽然对方语气不激烈,但就是威胁!
老老实实做个生意,怎么这样难
一匹丝绸在双屿岛价值二两,但在这里只给一两。
对方一个小小牙子,就能控制全部渡船
wap大明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