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送上门的钱(2 / 2)

王兴平一愣,“套娃?家里没有啊。”

“爹你给我做就有了。”秋藜为她爹的实诚,瞌睡都没了,“爹你跟许掌柜打听打听,买些好颜料回来。”

“新玩具需要染色。”

“要鲜艳的颜色。”

俄罗斯套娃工艺复杂,木料需要至少两年的晾晒,然后雕刻,烫花,鎏金。但她不需要做那么精致,毕竟走大众路线,还是简化版的好。

估摸着王兴平的手艺,秋藜暂定了五个娃娃的5件套。

王兴平知道他闺女总有奇思妙想,并不惊讶,答应着去了。骡车驶出十来丈,王孝礼还回头往回张望。

套娃,染色的,鲜艳的套娃,秋藜妹子是怎么想到的?

一车小鸡啄米的玩具,换得三百两白银。王孝礼承担了大部分费力气的活,王兴平想了想,分了他一百两。王孝礼死活不要,两人推来搡去,最后王兴平发火,不肯再带王孝礼做玩具了,王孝礼才不得不收下。

交易达成,白花花的银子落入口袋,王兴平便将事先准备好的一套小鸡啄米的玩具拿出,送给许掌柜,又问:“许掌柜,不知您铺子里可有上等染料,颜色鲜艳些的?”

许掌柜正吩咐伙计,将玩具装入木盒中——木盒一看就最近赶制的,木料很新,盒子上雕了图案,像铲子又像锹,细瞧却又都不像,闻言道:“好颜料都在染坊里。”

“王老弟若信得过我,就交给我。”

“下回进城来找我拿就是。”

庄户人自家染布的少,一般家织布也只是用冬青叶、栀子等染出黑色、土黄色。王兴平开口要染料,还要颜色鲜艳的,许掌柜心下奇怪,却也没多问,只以为他是买给家里婆娘用的。

王兴平想说套娃的事,但因未见过,实在虚得很,便没说出口,与王孝礼出了杂货店,去买节礼。

回家后,几个人又忙活了三天,才将原本打算送给族人的小鸡啄米给准备齐全了。

八月十三这天,王兴平便同李氏一起,领着秋藜,拿了一坛酒、两条鱼、三斤肉、一包白糖、二十尺粗布并五个小鸡啄米的玩具和五百文钱赶去了老宅。

几日没来老宅,没成想,老宅添了一头牛。

王满魁人逢喜事精神爽,整个人心思都在牛上,乍见到王兴平竟是一愣,竟没问一句王兴平十来天没见,都干啥了。

王兴平瞧着老宅的牛也是羡慕,但他知道自家人口少,没人放牛,便只能暗自叹息:家里什么都好,就是这孩子少了点。

因着过节,王兴文与王孝勇也从私塾回来,看着两人一身长衫,坐在堂屋的斯文模样,王兴平心里也叹:他日后有了儿子,也定要送他去城里读书。读书明理,读书明智,真是半点也没错的。

中午,朱氏留了午饭。饭桌坐定,王兴平瞧着他爹、他后娘、他三兄弟、俩弟妹,以及他的侄子侄女们,人人一身新衣,便觉得心酸——他,李氏和秋藜,都还是一身旧衣。

家里不是没布,但就是没时间做,上不了身。王兴平想,他家还是人太少,禁不住事。

一有事,他就抓了扫把丢了耙,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