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失望的众同窗眼前一亮:“对对对,给夫子送点儿,吃人的嘴软,到时候成绩出来了,李夫子也不好意思骂我们那么狠。”众人做美梦般喜滋滋道。
“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我们待会儿歇好了就商量一下怎么把菱角运到村学里面去吧。”
“啊,这个还要商量啊。”有同窗不满道。
“那你到时候少吃点你就不用抬背篓。”
“那不行,我摘的手好疼的。”
薛同窗道:“你真是生错了性别,那语气真像女娇娥。”
“谁说的?”那同窗摸了摸自己的喉结,粗着嗓子道:“这还像吗?”
“不像,不像。”众人道。
那人满意的颔首。
“像唱戏的老生。”有个同窗接了下半句。
众人哈哈大笑,那人脸涨得通红。
“好了,好了,”文贵打圆场道:“我们快把桑葚收收,过来商量一下怎么轮流抬背篓的事儿吧。”
众人围了过来,他们还在地上画了路线图,预测了距离,根据人数,算了一下走多远轮换一次。最后讨论的结果是,十二人两人一组轮换六次,每次边上的人诵读完《三字经》即可替换。文贵还强调,为了公平,不得快读或慢读,就按夫子上课时的语速来。
商量好后,没有荷叶斗笠的人乌泱泱的跑去摘荷叶了,装备齐全后,一群人浩浩荡荡的抬着菱角,抱着桑葚去了村学食堂。
刚去后院给周老秀才送过茶的田婶正准备看一下菜园子有什么蔬果可以用来做晚膳。刚推开木门,就见着一对绿帽书生意气风发的走来了,为首的两人还抬着重物。她连忙将门大开,等众人抬着背篓进了食堂,她才见着那堆成小山的菱角,忙问:“你们这是干什么?”
“田婶,我们今日郊游采摘了这些菱角,没带锅,劳烦您帮我们煮一下。”文贵挠着头,一脸憨相道。
“对,我们还打算孝敬夫子一些,劳烦您帮帮忙。”
田婶笑着道:“得,今个晚上也不用准备饭食了,吃菱角就得了。你们抬进厨屋里来吧。”
“好嘞,”有两位力气大个子高的同窗自告奋勇干了这事儿。
其余人将抱着的桑葚放到桌上堆好,喊道:“田婶,有洗米的器皿帮我们洗洗桑葚呗。”
田婶愣了会儿道:“你们今个儿收获不少啊。”
“那是。”大家都一脸喜色。
“那你们把桑葚先放到笸箩里吧,我待会儿帮你们洗。”
“谢谢田婶。”
众人坐在餐桌上闲谈起来,有人摘下头顶的荷叶,有人在挖莲子吃,还有人嘀咕一句:“太不严谨了,怎么能戴绿帽子呢?”
一旁的同窗听完,脸色一沉。
文泊瞧见了,道:“荷叶可以解暑,我们摘这么多,烧点解暑茶喝喝吧,清香清香的。”
有几人将荷叶递了过来,刚刚说话的那人还是不动。
文泊挤了挤堂兄,文贵会意:“人家有些人家成婚还穿绿色婚服呢,绿色要是真不好,那些高人隐士还穿着干嘛?你们说是不是?”
薛同窗、李泉等人都在附和,剩下的人这才高兴的递来荷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