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李世民的救星(2 / 2)

这句话吓得李世民匍匐在地,免冠顿首,道:父皇,儿臣绝无此想法,更不曾说过这类话。父皇若不信,请父皇下诏,令法司案验。

李渊怒火不解,正思量该如何处置李世民,忽然一内监急匆匆进来,奏道:禀告陛下,突厥大举来犯,前锋已感到豳州。

豳州?!李渊大为惊恐,愣在原地。

豳州在长安的西北方向,距离不过百余里地。突厥大举来犯,目标自然是长安,以突厥骑兵的行军速度,长安可以说是危在旦夕。

但对李世民来说,这突厥来的恰是时候,堪称是他的大救星。

李渊看着底下匍匐在地的李世民,明白若要抵御强大的突厥非他不可。当即打消怒意,由怒容转变为笑容,慰勉李世民,命他戴好帽子,扎好腰带,起身一同商议如何守备事宜,问道:突厥举国来犯,二郎可有好主意?

李世民戴正帽子,道:父皇,火来水淹,兵来将挡,儿臣愿出去与突厥小儿一战!

李渊喜慰道:好!元吉可随同前去,可战便战,可和便和,由你自由裁夺。

李世民领命而去,当即用了一天时间调集将士,天策府诸猛将以及李玄霸、铁纲靖等一起出征,李渊亲自在兰池为李世民、李元吉等饯行。

将要抵达豳州,派出的侦骑已探明突厥连营百里,气焰极盛,大有一战席卷天下之势。李元吉听闻后心生惧意,李世民则是命侦骑再行探明,得到的确切回报:颉利、突利二可汗,举国入侵,所率将士确实有数十万人。

此次出征,唐军是仓促集结,只调集了数万兵马。且此时正处于关中雨季,连日下雨,导致粮运阻绝,士卒又久苦征役,疲敝不堪,形势对唐军颇为不利。

军中上下都充满忧虑,连铁纲靖也不知如何应对,他搜寻了一遍脑海中的演义小说、电视剧,似乎没找到有应对突厥大军的良策。

但李世民颇为从容,道:此次两酋同来,本王自有法子破敌,你们不必多虑。

于是驱军前进,直抵豳州,然后筑垒挖壕,加强防御工事。

唐军与突厥大军相遇于豳州,双方勒兵将战,有一触即发之势。第二日,颉利可汗率铁骑数万,掩至城西,列阵五陇坂,一个个身背弓箭,手中长矛的矛尖发出刺眼的光芒,昂然待战。

唐军将士见这阵势颇为震恐,李世民对旁边的李元吉说道:今日虏骑仗势而来,我军不可露怯,应当与之一战,你能与一同前往否?

李元吉一听,这等于是叫他去送死,当即大惧道:虏骑阵势如此,岂可轻易出击?万一失利,无异于送死,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