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对突厥来使义正辞严的诘责道:颉利反复无常,时战时和,实乃一个背信弃义的无耻小人!
骂得来使唯唯诺诺不敢反驳,只是低声下气请秦王息怒。
李世民这才道:既然要请和,且先速速归还我朝温彦博,方可罢兵议和,否则本王率三路大军,围剿颉利,令他身死异乡,回不去大漠。
秦王殿下,只是贵国温长史当日深陷乱军,不知所踪,我等还道他已和张总管与秦王你会合了,还望秦王殿下明察。突厥来使不停作揖辩解。
当日张瑾所属部众确实全军覆没,只有张瑾只身逃回,无人对证。李世民将信将疑,道:温彦博确定没有被颉利扣押?
确实没有!突厥来使回答的斩钉截铁。
其实颉利查探得知温彦博是皇上近臣,知道很多机要,因此逼迫他透露李唐的兵粮实情,但温彦博缄默不言,始终不开口。因此颉利便命人秘密把他押回大漠,流放到阴山苦寒之地受苦。
李世民当然不清楚突厥背后这些小动作,只是冷哼道:姑且信你一次,若是发现你们欺骗本王,他日本王必将率大军直捣大漠,杀你们一个片甲不留!
不敢不敢
嗯,你说本王不敢去大漠与你们相战?李世民故意从对方话语中挑刺。
吓得那来使急忙摇头,解释道:不不不,我是说我们绝不敢欺骗秦王殿下。
对突厥进行了一番威慑后,李世民这才准许议和,然后是突厥大军悉数退兵。
李世民则是班师回朝复旨,只是他的威名益发显著,受到的猜忌也越深。
由于担心事情如此拖下去会发生变故,一日铁纲靖趁机又催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但李世民反问道:那你可曾记得史书上记载的玄武门之变是发生在何年何月何日?
这铁纲靖讨厌背书,也讨厌被历史上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即便是看小说和电视剧,对里面大事发生的时间日期也是统统忽略,因此被李世民一下问住了。
李世民冷哼道:你既然不记得,又怎么知道现在是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机?
铁纲靖这才道:我只记得怕是平定刘黑闼后不久,你就发动了玄武门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