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小孩的眼(1 / 2)

大年三十这天,青团儿妈一大清早就在厨房忙乎。

炸丸子,炖鸡肉,蒸馒头,包饺子,做豆包

样样都是青团儿爱吃的,于是她扒拉着灶台不愿意离开,直到青团儿妈塞给她一口肉丸子才肯走人。

许建设和付守仁在这也没什么亲人,便想跟着青团儿家一起过年,两人也不能吃白食,便也早早地过来帮忙了。

俩大老爷们儿劈了柴,烧了火,收拾了屋子,贴了封门。

家里的活儿都被他俩抢走了,青团儿闲不住,背起背篓想去山上转一转。

这刚要出门,便被青团儿奶奶叫住了。

“你娘蒸的馍馍,炸的丸子,都给那边送去一些。”

那边指的就是那些坏分子们,青团儿嗯了一声,跑去找她娘装了一些吃食。

她娘给她装了5个白馍,5个杂面馍馍,还有一碗肉丸子。

青团儿妈嘱咐道:“青团儿,你可别忘了把碗拿回来哈。”

家里的碗都是有数的,前几天被青团儿摔碎了一只,青团儿妈正想办法怎么给补上呢,要不然吃饭少个家伙事儿可咋整?

青团儿应道:“娘,你放心吧,我不迷糊。”

青团儿背着东西去到坏分子们的居所,赵老太身体已然痊愈,正在屋外做清扫,她看见青团儿,赶紧热情地把她拉进屋。

几天没来,这破土屋真真是变了个样,屋里多了几个木质的座椅板凳,青团儿奶奶送的兔皮也被制成了毯子铺在炕上。

赵老太告诉青团儿,火炕已经被付守仁父子重新磊好了,现在晚上睡觉都是热乎乎的。屋里确实温暖了许多,看着这些变化,青团儿真心为他们高兴。

有一个姓赵的老爷爷送给青团儿一个木制的小碗,碗面上还精心刻制了一圈小兔子,可爱极了。

“我听陈森说,你前几天摔破了一只碗,哭了鼻子,喏,爷爷送你一只摔不破的碗。”

青团儿把它抱在怀里,喜欢的不得了。

她把她娘准备的馒头和肉丸拿了出来,几个老人一瞧,这可是细粮,金贵着呢,他们这些坏分子们何德何能可以收下?刚想拒绝,青团儿却一溜烟地跑了,任凭几人呼喊,就是不停。

赵老太见她身上背着背篓,知道她是要上山去,这大雪封山的,怕她一个人危险,便喊道:“你陈森叔刚走,你快跑两步就遇上了。”

青团儿摆摆手,表示她知道了。

青团儿走后,一群坏分子们盯着馒头和肉丸直咽口水,元老头叹了口气,道:“既然是青团儿家的心意,咱就收下来吧,老赵,你可得给记好喽。”

赵老头白了他一眼:“这还用你说。”

他从箱子里翻出一个小本本,戴上老花镜,翻开其中的一页记下来。

1964年2月12日,肉丸一碗,馍馍10个

除此之外,这个本本上还记了很多很多他们受到过的恩惠。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他们要记住村民们对他们的好。他们十人已经约定好了,但凡他们之中能有活着离开这里的,一定要回来报恩。

青团儿没走几步就遇见了陈森,他正在弯腰拾柴火,青团儿蹑脚走过去想吓吓他,但还没靠近就被发现了,陈森上前一步给青团儿来了个举高高,逗得青团儿咯咯直笑。

玩了一会儿后,青团儿对他摆摆手,示意他跟上来,出于信任,陈森想也没想便跟了上去。

两人一前一后来到一棵枯树前,青团儿示意他树里有东西,陈森扶着树干攀爬上去,果然在树洞里看见了一些干果和板栗。

陈森问道:“这是你藏的?”

青团儿摇摇头:“这是松鼠过冬的储备粮,它们一般会分好几个窝点储藏,地点太多以至于它们藏完了就忘了,我看这些干果已经放这儿好长时间了,应该是松鼠不要的了。”

松鼠不要他要,陈森正愁没有过冬的口粮呢,他把树洞里的板栗和干果捞出来,装了满满一背篓。

陈森本想和青团儿平分成果,但青团儿不差这点粮食,带他来就是想给他的。

两人又在树丛里晃悠了一圈,找到了几枚野鸡蛋,陈森机敏地看见地上有几个小脚印,便跟了上去,果然在远处看见了一只正在刨食的野鸡。

他丝毫没有犹豫,蹲下身捡起一颗石子给自制的弹弓上膛,只见凑地一下,石子飞了出去,正中野鸡的脑袋,野鸡晃悠了一下身子,又歪歪扭扭地跑了两步之后载到在地。

青团儿震惊地张大嘴巴,这身手矫捷的叔叔一定不简单。

陈森走过去拎起野鸡,抖抖它身上的雪,然后递给青团儿。

青团儿一愣:“要给我?”

陈森点点头:“你拿回去吃吧。”

青团儿笑道:“我不要,今天我娘顿鸡了。”

陈森也没强求:“成,那以后给你买点心吃。”

他知道青团儿最爱嗑点心。

两人又溜达了一圈,见没有新的收获,便下了山,他们在坏分子们的住所前分开。

陈森拎着野鸡和一背篓干果板栗回到家,留守的老头子们赶紧迎了过来。

元老头:“哎呦,这大冬天的,你是在哪找到这么多吃食的?”

陈森笑道:“青团儿带我找到的。”

元老头:“这孩子真是咱们的福星,她早上还送了10个馍馍和一碗炸肉丸过来呢,再加上这些板栗和野鸡,咱能过个丰足年了。”

陈森道:“今天本来是要去拾柴火的,但为了把板栗带回来,便把捡到的柴火都扔了,等会儿我再出去寻一些。”

刘老头道:“柴火你就不要操心了,刚刚我们这些老头子们已经捡了很多了,保管能用到正月十五。”

他们这些老人家,大事儿上出不了头,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还是可以的。

像屋里的桌椅板凳,都是他们几个利用闲暇时间做的,晚上睡觉盖的兔皮毯子,也是他们几个缝的。

赵老太从陈森手里接过野鸡,却感觉自己有些无从下手,杀鸡拔毛什么的,她从未干过。

陈森似乎看出了她的窘迫,便善解人意道:“赵姨,还是我来吧。”

说罢,他就提着野鸡坐到后院拔毛,因为以前他也未干过类似的伙计,所以把鸡糟蹋得不成样子,鸡毛也没有拔干净。

他叹了口气,这收拾个鸡咋比行军打仗还要难呢?

百般无奈之下,他决定去寻求外援帮助,于是他把鸡放到篓子里送去了青团儿家。

青团儿妈一瞧,便笑了:“这鸡得用热水烫一下才能方便脱毛。”

陈森站在门口恍然大悟地点点头。

青团儿妈:“你进来坐着等会儿,我帮你弄。”

陈森不好意思道:“不麻烦了,我回去弄就成。”

青团儿妈:“客气啥,一会儿功夫就弄好了。”

陈森还是一副怕给青团儿家添麻烦的样子,坚持不肯进去。

青团儿妈干脆道:“你不进来就不进来吧,我帮你收拾好了,等会儿让青团儿给你送过去。”

青团儿妈拎着鸡回到自家厨房,青团儿问道:“哪来的鸡?”

青团儿妈:“你陈叔的。”

青团儿了然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