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奶奶,铁公子一问三不知,还是您来坐镇吧!”贾老板觉得再让铁马发挥下去,兴许就起反作用了。
“好,我……”孙婷想答应,却见第五名跟自己摆了摆手。
“这会儿咱们谁去都不合适。”第五名掏出烟,给孙婷和自己点上。
“他们明天就走了,就算不成,也得试一试。”孙婷不甘心。
“这是肯定的,但……”第五名沉思片刻,咧嘴笑了起来,“咱们或许可以逆向思维一下?”
这是有办法了?孙婷看向第五名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午夜时分,下起了雪,晨起雪便停了。西京城里车来车往,街道上很快就有了黑色的泥泞;郊外的秦岭山口却被这层细腻的白色笼罩,于巍峨险峻中平添几分柔和。潺潺溪水流淌过丰裕口山庄,水汽氤氲缭绕,越发凸显这世外桃源。客商们一边吃着早餐,一边欣赏着窗外的北地风光,交流着锦鲤买卖上的心得。
众人其乐融融中,第五名带着一身寒气进了早餐厅。山庄这边铁马早已打过招呼,大厅经理并未阻拦,倒是很好奇的看了眼第五名手中的箱子,打量起这个年轻人。小伙子一身灰色制服,有点儿像送快递的,又有些像保安。露出通气孔的箱子里还发出噗通噗通的水声。这是干什么的呢?
第五名迅速扫了眼早餐厅中的情况。看见客商们都聚集在落地窗那边,对着窗外的冬日山景聊得兴起。焦点中的一位说话平卷舌不分,疑似就是贾老板的熟人,那位“胡建”的宋老板。便加快脚步。
老板们都有点职业病。起初欣赏的是冬日北方山景,接着就觉得这山庄景色里欠缺了点什么。尤其是那一汪流水,里头怎么能没有鱼呢?不禁点评起来:“来上几条昭和三色就完美了。”
“这景色怎么能养昭和三色呢?”旁边另外个老板就不同意了。“要放就放浅黄秋翠!”
“不好不好,那色调太冷了。要我说,这地方还是弄几尾山吹黄金。白茫茫中一片黄灿灿,这瞧着多贵气。”
是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有人喜欢花里胡哨,有人喜欢低调奢华,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得十分热闹。
第五名趁这功夫拎着箱子过来,边擦汗边问:“哪位是住203的老板?您要的货到了。”
“203?老宋,找你的。”几个老板都看向宋老板。宋老板却有些懵:“货?什么货?我没要货啊。”
“就是您订的锦鲤呀。”第五名也不管宋老板的反应,边说边小心的打开充氧箱,“您放心,咱家是专业送递。这鱼跟刚捞出来的一样。”随着保温层被拆开,箱子里的几尾锦鲤也露出了真容。
“哟。这是好东西!”几名老板立刻被鱼的姿态吸引了。评价一条鱼的好坏有多个方面。这鱼虽然色彩、花纹都不能算顶级的,但特别之处就是泳姿异常美观、鳍部尾部摆动也十分有力。太难得了。
“老宋,这鱼你哪儿弄的?怎么不跟大伙儿说一声。贪心了吧。又没人跑福建抢你生意。”
“可惜了可惜了,这花纹要是再独特一点点……老宋,这鱼你多少钱拿的?”
宋老板瞬间就被几个问题弄得更迷惑了,问第五名:“小伙子,你弄错了吧。这鱼……”真挺好的,可自己没订呀。
第五名打开一张纸条,看看上头,“没错,就是203。”
“你打电话再问问你老板,怕是弄错了。”宋老板看在锦鲤的份儿上,也没责怪第五名,反倒忍不住也跟其他人一起欣赏起了这几尾鱼。
第五名却不干了,没见过世面一般,有些急,嗓门也连带提高。“老板你咋能这样。一条鱼可四百五十块呢。这好几千的东西,咋能说不要就不要了?”委屈地抱着箱子,还请旁边几桌看热闹的老板们主持公道,“您几位评评理。做买卖一分钱一分货,冰天雪地我大老远跑过来……”